第256章 愿我大夏万年无期(7K大章)(第1/2 页)
第256章愿我大夏万年无期(7K大章)
阿史那承庆奉旨泄密提前把消息透露给崔乾佑。
崔乾佑真可谓是兴奋无比,他早已把食邑问题抛之脑后,在阿史那承庆离开后,随即就把这好消息分享给李冶。
当初崔乾佑在寿春县遇到李冶,完全被她那清澈如水的性格所吸引,于是主动示爱求她嫁给自己。
正所谓烈女怕缠郎。
李冶招架不住崔乾佑的软磨硬泡,再加上他是博陵崔氏的名门子弟,人高马大英姿讽爽,自然也是被他真情所触动。
或许是李冶曾经有过两段失败感情,她抵不过崔乾佑的软磨硬泡,最后在江淮战事平息后嫁给对方。
直到姜天骄下诏把崔乾佑召回,李冶这才跟随自家夫君来到东京洛阳。
崔乾佑满脸笑容来到书房寻找李冶,他喜开颜笑说道:「夫人,我本以为自已封爵分土后就要闲置下来,没想到陛下竟要增设枢密院,委任战功卓着的大将充任枢密使,位同宰相,主管军机事务和边地防务。」
「陛下此举明显是要分宰相之权加强武将地位,从制度上实行军政分离,彻底杜绝武将专权的可能性,以枢密院和政事堂分掌朝廷军政。」
李冶略微好奇说道:「夫君,莫非您认为自己能够当上枢密使吗?」
「那是当然!」
崔乾佑豪气万丈说道:「昔日我跟陛下在光烈皇帝魔下并肩作战,他是军使我也是军使,好岁也是平起平坐。陛下自翊为算无遗策,我也没差到哪里去,当个枢密使绰绰有馀!」
「更何况天下者,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将相无种,人当自强。若非如此,我等河北将士何必起兵举事夺取天下。」
「既然陛下是要委任战功卓着的大将充任枢密使,那这天底下又有几人功劳能够比得过我?撑破天也就是安守忠和李归仁两人而已!」
李冶见到崔乾佑这麽自信满满,她抿嘴发出银铃般的笑声:「夫君,莫非您忘记还有田乾真和蔡希德这两个人了吗?其中一个有平定齐鲁之功,另外一个有克复荆楚之功。」
崔乾佑本来没把田乾真和蔡希德放在眼里,可在李冶提醒之下,这才想起田乾真跟姜天骄关系甚密,换而言之他也有可能成为枢密使。
一时之间,崔乾佑猛然发现这枢密使的竞争还挺激烈,但他依旧放宽心说道:「夫人不必多虑,既然枢密使位同宰相,那就说明不是一两个人,三五个人都有可能,那我自然能够当上枢密使。」
李冶微微点头说道:「夫君所言极是!」
崔乾佑突然想起关于食邑问题,他一脸不解说道:「夫人,我有一事不明,自古以来这食邑不都是封家在管吗?何时变成是朝廷在打理?」
李冶郑重其事解释道:「夫君,妾身跟崔涣私交不错,曾为他的座上宾。而他在至德二载出任江南东道采访使和馀杭太守,从宰相之位贬为一方太守。」
「妾身劝诫他应该淡泊名利,于是写下《道意寄崔侍郎》进行赠送,并且在来往交谈中获悉《开元令》律令条例,这才知道食邑在开元年间已然变成朝廷岁赐之禄米钱帛。」
崔乾佑顿时愁眉苦脸说道:「那这七千户食邑岂不是要大打折扣?你给我估算岁入能有多少钱粮布帛。」
李冶按照《开元令》律令条例进行计算,她思考片刻开口说道:「夫君,朝廷规定封户以三丁为限,同时要求租调入封家而庸入国,另外户税和地税也是归属朝廷。」
「换而言之,封户所缴纳的租庸调丶户税丶地税,封家只能收取租调。」
「若以封户二丁为均值,田租每丁每年是纳粟二石,食邑七千户岁入就有一万四千石。一石粟米在关中地区大约一百三十文钱,一万四千石粟米折算铜钱为一百八十二万。」
「户调则是每户每年缴纳绢二丈丶绵三两,或者布二丈五尺丶麻三斤。绢四丈为一匹,绵六两为一屯,布五丈为一端,麻为纺织原料无法衡量,故而统一按重量徵收。」
「食邑七千户岁入至少有三千五百匹绢布,一匹绢布在关中地区大约价值四百文钱,三千五百匹绢布折算铜钱为一百四十万。」
「田租一百八十二万文钱和户调一百四十万文钱,合计共有三百二十二万铜钱,差不多相当于三千两百贯钱——」
还没等着李冶完全说完,她突然感觉到胃里发生不适,喉咙里发出压抑不住的乾呕声,顾不得再跟崔乾佑解释什麽,跟跪着冲出书房的门槛。
「夫人,你是怎麽了?」
崔乾佑顿时脸色大变起来。
屋外阳光白花花刺眼,院中那株老槐巨大的树冠下,投下浓重却破碎的阴影。
李冶冲出书房后来到树下,左手死死抠住粗糙皴裂的树干,右手紧紧捂住翻江倒海的胸口,一股股酸涩的液体带着灼烧感,不受控制呕吐出来。
「罗!罗!罗!」
她弯着柳腰剧烈呕吐,额角汗珠滚落下来。
崔乾佑赶紧来到李冶身边,他手脚慌乱追问道:「夫人,你是吃坏东西?还是中了暑气?」
李冶刚想开口说话,可这胃里的翻搅并未停歇,她只虚弱摇了摇头,
崔乾佑见状不再犹豫,手臂穿过李冶膝弯,伸手托住她的背脊,极其缓慢而轻柔将她横抱起来,重新把她抱到书房中的软榻。
李冶感觉缓过劲来后,她首微低细声细语说道:「夫君,我好像是有喜了。」
崔乾佑紧锁的眉头缓缓松升,他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关人,你在此稍后,我马上给你找来医工。」
崔府的老医工接到消息立刻过来,急忙在榻前取出脉枕,小心翼翼把李冶的手腕轻轻放在脉枕上,动作轻柔得近乎虔诚。
老医工把脉过后喜开颜笑说道:「恭喜将军!贺喜将军!夫人这果然是喜脉啊!」
「好好好!!!」
崔乾佑眼神牢牢锁在李冶的小腹上,他兴奋得大笑出声:「夫人!我们有孩子啦!!!」
以往崔乾佑无妻无子没有任何软肋,他的性情刚烈偏执且又凶狠嗜杀。
直到李冶嫁给崔乾佑以后,他这性子才变得温顺下来。
人一旦有了软肋,这心就会软下来,就连崔乾佑也不例外。
如今崔乾佑真可谓是双喜临门,家庭和仕途双丰收,他高兴得坐到榻上拥抱着李冶。
神武元年,七月二十。
洛阳城,紫微宫。
安守忠和李归仁等人率领大军班师回朝,各军返回原先驻地论功领赏,诸将则是奉诏前来洛阳觐见。
姜天骄在含元殿召集文武百官,他准备封赏有功将领,按照约定为功臣们封爵分土。
那个万国来朝的大唐帝国,在血与火的战争洗礼中轰然倾覆。
而今姜天骄踩着大唐残骸建立大夏王朝,他要在这举行开国定鼎后的封赏大典。
趁着姜天骄还没正式上朝,大部分武将围拢在大宏临和萧日越身边,七嘴八舌向他们两人讨要说法。
「大令公,你把我们骗得好苦啊!」
「萧侍中,这食邑怎麽会是朝廷在打理呢?那岂不变成朝廷岁赐禄米钱帛?」
「你们两位宰相到底知不知道《开元令》?搞得我等武将都快成为笑话,那边文官私底下还不知道怎麽嘲笑我们呢!」
大宏临和萧日越还真不知道《开元令》,毕竟这是李林甫在开元二十五年这才修订完毕。
面对众人群情激奋的质问,大宏临和萧日越羞愧得底下头颅,就差找个地缝钻进去。
文官们一脸戏谑看着这帮武将,嘴角上扬强忍笑意,表情明显有些绷不住。
虽然时值盛夏烈日如火,但是这含元殿却透着微微凉风。
巨大冰鉴置于殿角,丝丝凉气混着浓烈的龙涎香气,在空旷高阔的殿堂内缓缓流淌。
「陛下驾到!!!」
随着殿中少监一声长喝,文武百官听到皇帝陛下已经驾到,他们纷纷回到各自位子上。
宦官队伍分成两列进入,紧接着是上百名御前带刀侍卫鱼贯而入,腰挎银装仪刀,手执玉锤金戈,分列玉阶两边,数十名宫娥手握宫扇,簇拥着皇帝陛下进殿。
姜天骄身穿绣龙冕服,头戴天子衮冕,白珠十二垂在面前,他直接坐到皇位上,居高临下俯视群臣。
「参见陛下!!!」
文武百官一齐躬身声音响亮。
「众爱卿平身!」
姜天骄非常满意点了点头,他对着文武百官缓缓说道:「山河破碎,神器倾危。是诸位爱卿以血肉之躯拯救苍生,以智谋韬略拨开乱世迷雾。今日朕于紫微宫含元殿大封功臣,酬其功勋。」
「朕跟宰相们商议过后,决定把立有大功的功臣们分为三个等级,一等功臣封为国公,二等功臣封为郡侯,三等功臣封为县伯,按照功劳大小赐予食邑,酬其功勋。」
众多功臣表面上极力维持着沉稳,但是眼底深处那猝然进发的灼热,如同荒野上骤然点起的烽火再也无法掩饰。
姜天骄客套话说完后,他示意殿中少监宣读圣旨。
殿中少监打开圣旨高声宣读:「门下,神武元年七月二十,崔乾佑克复江淮立下不世之功,实乃我朝擎天玉柱,一等功臣,晋爵秦国公,食邑七千户,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殿中少监念完第一份圣旨后,崔乾佑出来领旨谢恩,他跪拜行礼大声喊道:「微臣崔乾佑,感谢陛下皇恩浩荡。」
「爱卿快快起来!」
姜天骄示意崔乾佑接旨。
内侍双手捧着一个覆盖明黄锦缎的紫檀托盘,他恭恭敬敬走到崔乾佑的面前。
崔乾佑站起身来揭开锦缎,这紫檀托盘中放着印章和腰牌,这两样东西皆以白玉所制,以此作为爵位凭信,象徵着秦国公的高贵身份。
随着崔乾佑领旨谢恩,殿中少监继续按部就班宣读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