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5章(第1/2 页)
“该死的幽州孽龙,真是作恶多端!”
“这暴雨浇灌下来,如何还能修建皇城?”
柳川转向我道:
“麻子,面对这幽州孽龙呼风唤雨,咱们可有什么应对之策?”
我淡淡一笑,冷静回应道: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咱们泱泱古国乃是农耕之邦,自古以来就有求雨的术法。”
“既然有求雨,也有赶雨,或者叫驱雨。”
“北方多干旱,因此北方的玄门术士更精通于求雨。”
“南方多淫雨,因此南方的玄门术士,则是擅长驱雨。”
大伙儿一听,纷纷眼睛发亮,齐声问道:
“莫非魁首也会这驱雨之术?”
“麻子竟然会这种南方术士擅长的术法?”
“麻子先生,既然你这般了解,肯定懂得驱雨之术吧?”
“……”
我并不谦虚,点头说道:
“说来也巧了,儿时我在乱葬岗上,的确偶遇过一位南方的术士,传授了我这驱雨的法门。”
得益于我幼年时期在乱葬岗生活的经历,三教九流,五行八作,我都是触类旁通。
这南方的驱雨之术,说起来也许大伙儿都倍感陌生。
但若是说起这驱雨之术在实践中的运用,那么有一案例,大伙儿一定是耳熟能详。
我敢保证,所有人都听说过,不会有任何一个人例外。
这历史上驱雨之术最有名的运用案例,便是来自于三国时期,赤壁之战——
诸葛孔明丞相的成名作——借东风!
虽说风携雨至,有雨的地方,一定都有风。
但一般人却大概猜不到,风不光是雨的伴侣,同时也是雨的克星。
因为一旦风把云吹散,或者吹走,那么这雨便无法降落下来。
自然也就完成了“驱雨”。
所以驱雨的根本原理,在于借风。
诸葛孔明的借东风之术,实际上源于古代南方农民的驱雨之术。
他自幼躬耕于南阳,便在与农民们接触的过程中,习得了这驱雨之术。
我便是按照三国时期赤壁之战,诸葛丞相借东风的路数,先请高侍郎派遣虞部工匠,在这皇城的工地之上,修筑起一座七星台。
好在建筑工地上材料齐全,土木完备。
随着我画完这七星台的设计图纸,一个上午的时间,工匠们便将这座七星台给搭建了起来。
有了七星台,便可开坛做法。
我在附近老乡家中买来了牛羊牲畜,又换上了一套术士的衣服。
登上七星台,手摇鹅毛扇,被发跣足,朝着天空之中高声喊道:
“风来雨住!”
“吹散乌云!”
“真龙助我!”
“驱散烟雨!”
此言说罢,我抬手朝着天空中遥遥一指。
只听“亢”然一声,背后白龙腾空而起,飞到云端,翻云覆雨,带来一阵狂风。
狂风呼啸,吹散浓云。
幽州皇城上方的乌云果然被我的驱雨之术给打散。
原本降下的倾盆暴雨也就此停住!
“太好了!太好了!”
高侍郎喜不自胜,鼓掌欢笑道,
“魁首果然不愧是大明玄门江湖第一人!”
“这一手驱雨之术实在是出神入化!”
扶风子、穆红杉、林叔儿、柳叔儿他们也是齐齐鼓掌,欢呼雀跃。
工地上的工人更是眉开眼笑。
雨过天晴,这工地就不会淹水。
之前辛辛苦苦搭建的地基,也不会被破坏。
实在是喜事一桩!
不过虽然顺天府皇城上空雨过天晴,出了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