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第1/2 页)
月上枝头,欧家院子里挤满了人,大家拿着蒲扇扇着风,认真地听着徐芝琳说话。
听到徐芝琳说要资助欧承碧上学,并承担她所有费用。
所有人都瞪圆了眼睛,手中的蒲扇忘记扇动。
欧承碧还在上学的侄子侄女都羡慕了,眼巴巴地盯着徐芝琳看。
欧承碧兄嫂们心思各异,所有人想默契地想,凭什么老父亲留下的余荫由欧承碧一个人占了便宜。
村支书和大队长都是欧家本家人,村支书惊讶道:“徐大姐,你是要把承碧带到京市去?”
欧承碧眼含期待地看着徐芝琳。
这个村子没给她带来一点欢乐,这个家里的每个亲人都当她是个多余的人。
她做的再多再好,哥嫂都说她是个吃白饭的,更不会让像侄子侄女一样去上学。
小小的欧承碧很想念去世的父母,如果父母在世肯定不会让她过现在的日子。
若是徐芝琳能带她走就好了。
徐芝琳淡笑摇头:“不是,这里是承碧的家乡,她的亲人都在这里,我不会带她走,只是每个月会给她寄钱。”
开什么玩笑,她现在放下了,不代表就会以德报怨的把前世眼神冰冷地看自己,冷漠地喊自己去死的母亲带在身边。
供她上学,养她至成年或大学毕业,不过是了断因果,永世不用相见。
怎么可能把人放在眼前,时刻提醒自己曾经跟母亲发生的种种不愉快。
前世她工作后母亲每次跟她打电话,总说她没有她命好。
没人供她上学,否则她会跟她一样考上重点大学,找到好工作,人生会变的光辉灿烂。
暗地里不过是敲打她,她要记得,她有今天是谁供的她。
那她也想看看她提供金钱,为母亲扫除不让她读书的不利因素。
母亲有没有那个能力比她做的更好。
闻言欧承碧期盼的眼神暗淡了些。
不过,能上学还是让她很高兴,满心感激地都对徐芝琳道谢。
二嫂笑眯眯的正要开口,对上宁小平那洞穿一切的眼神,似笑非笑的表情,卡在嗓子眼的话莫名就说不出来了。
想她在村里就没怕过谁的,再厉害的婆娘吵架干仗都干不过她,现在却被个年轻的小伙子看的说不出话来。
再看徐芝琳旁边另一个瘦弱含笑的姑娘,二嫂总觉得对方看自己的眼神含着她不懂的警告。
二嫂暗道,首都来的就是不一样的。
不吵不打就能让你连话都说不出来。
村支书和大队长道貌岸然专整亲戚吃绝户,做的那些丧良心的事,徐芝琳听了很多年。
欧家人有多难搞,徐芝琳也清楚。
以为会费些波折,要多耽误一天谈判,多花些钱才能把事情解决。
没想到轻易就搞定,第二天中午公社干部偕同县城来的两位干部来村里,为她资助欧承碧做见证。
徐芝琳三人是京市来的,可天高皇帝远,再厉害说话也不如管着他们的村支书大队长说话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