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美队华丽变身,陈楠被扫地出门(第1/2 页)
不过这些大洋马如果放在穿越前,陈楠觉得自己如果能骑一个都得被人羡慕死。
就让史蒂夫·罗杰斯先生如此沉迷?看来这位“美国队长”也没吃过好菜。
不过话说回来,若不是有超级士兵血清的帮助,他也不过是那个布鲁克林街头无人问津三步一咳的小个子病秧子罢了。
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史蒂夫眼下这“大任”....
就是在舞台上蹦跶,在镜头前微笑。
只是不知道,这蜜糖罐子泡久了,他会不会开始怀念被人堵巷子闻恶臭。
也许,只有他最在乎的那个人,巴基巴恩斯出点什么事,他才会真正的觉醒。
官方的宣传机器开足了马力,将史蒂夫和他的星条盾牌推向了全美乃至盟国的每一个角落。
海报贴满了大街小巷,广播里滚动播放着他的“英雄事迹”,名气直逼总统,甚至隐隐有超越之势。
美国需要一位象征,一位金发碧眼符合“主流审美”的完美偶像。
至于真正的战场功臣?
哦,他们不重要。
于是,陈楠的名字,就被巧妙地“遗忘”在了前线军营的简报里。
外界?连个水花都没溅起来。
军报上那几行铅字,就是他存在的唯一官方证明。
那些坐在华盛顿办公室里的老爷们怎么可能大肆宣传一个黄种人呢?
那岂不是在向全世界宣告,伟大的美利坚没人了么,需要一个东方人来撑场面?简直是对伟大美利坚的侮辱!
外面把史蒂夫捧成了神,军营里面的士兵们却把他的海报当成了最受欢迎的靶纸。
子弹呼啸着穿过那张英俊的脸庞,留下一个个狰狞的弹孔。
“嘿,瞧我这枪法,正中队长门牙!”士兵们哄笑着。
要不是那印刷纸太硬太硌,他们简直想拿它来解决更“实际”的问题,比如擦屁股。
史蒂夫在军营里的待遇,基本等同于过街老鼠,人人喊打“靶”。
外面铺天盖地的新闻,仿佛整场战争的胜利都离不开史蒂夫。
滑稽的是,这位家喻户晓、被千万人崇拜的“战争英雄”,迄今为止,连战场的前线硝烟都没闻过,更别提亲手消灭一个敌人了。
“小丑。”
士兵们私下里如此“亲切”地称呼着他们的国民偶像。
陈楠回到了欧洲战场,作为前线的军人他也必须再次回到战场。
玛丽莲见到他,更是热情似火,小别胜新婚的戏码在所难免,她快要憋疯了,偶尔动手哪儿能跟真刀真枪比。
实际上的战局确实已接近尾声,德军深陷苏俄的泥沼,动弹不得。
胜利的天平早已倾斜,他们的意大利盟友以其一贯的“意式风格”,用各种匪夷所思的操作成功拖住了德国人的后腿,震惊世界....
而轴心国的另一个盟友,其凶悍程度则完全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像条咬住就不松口的疯狗拖美国下场也让小胡子既震惊又头疼。
陈楠背后的“黑王”显然嗅觉更敏锐,眼看第三帝国的大厦将倾,他可不想当那个被埋在地基里的蠢货施密特还要搞事情。
战争临近尾声,连大明星史蒂夫也被派到了前线,他不是打仗,是“慰问演出”。
他穿着那身光鲜亮丽的紧身制服,顶着美国队长的名头,试图给这些在泥泞和血污里打滚了大半年的士兵们加油打气。
士兵们见到那些随行慰问团的大胸脯、大长腿、穿着超短裙的姑娘们时,眼神热切的活像一群憋疯了的泰迪犬。
史蒂夫的演讲和表演?
更像是严重的失误。
一个刺头兵直接用实际行动表达了不满。
一颗熟透的西红柿划出优美的弧线。
然后“啪”一声,糊在了史蒂夫的盾牌上。
当果汁四溅时,史蒂夫脸上那强装镇定实则窘迫的表情,配上盾牌上的番茄酱,简直是一幅绝妙的讽刺画。
士兵们瞬间爆发出震耳欲聋的起哄、口哨和嘘声,比欢迎他时热烈百倍。
“嘿!队长!签个名!签这儿!”
一个兵痞子嬉皮笑脸地扯下了自己的裤子露出半拉屁股蛋子。
“喔噢...!!”
刹那间,口哨声、怪叫声、拍大腿声响成一片,欢乐的气氛达到了顶点。
史蒂夫的脸红得像刚被砸过的盾牌,在士兵们山呼海啸般的“欢送”声中,狼狈地逃下了这为他精心准备的“舞台”。
他前脚刚下去,后脚那些热辣的女团就踩着鼓点登台了,士兵们的热情瞬间被点燃,这才是他们冒着枪林弹雨后最想看的“节目”
超短裙、大长腿,大胸脯表演热舞....
阴雨绵绵,史蒂夫垂头丧气地退到后台拿出随身的素描本,百无聊赖的画了只猴子。
此刻的他,感觉自己比笼子里的那只猴子更像供人取乐的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