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轩辕敬城(第1/2 页)
那青衫书生步入北莽龙庭,周遭的肃杀喧嚣、甲士林立,似乎都成了他眼中一幅可堪玩味的浮世绘,未能让他温润平和的眸子里泛起丝毫波澜。
他步履从容,仿佛漫步在自家徽山的书院廊下。
无人知晓,这看似寒酸文弱的书生袍服之下,蕴藏着何等决绝的意志与日渐磅礴的气机。
他正是徽山轩辕家里那个曾被视为异类、只知读书不习武的徽山长房嫡孙,轩辕敬城。
自当年那场大雪坪变故,家族剧震,老祖轩辕大磐那如同乌云压顶般的威胁始终悬于心头。
他深知,纵有千般谋算,万卷道理,在这武道为尊的世间,若自身无擎天之力,终究是镜花水月,护不住想护之人,守不住该守之道。
而契机,或许便在那位惊鸿一现、御剑逍遥的酒剑仙吴来离去之后。
吴来的存在,仿佛为他推开了一扇窗,让他窥见了武道之巅的另一种风景。
他要锻造剑道。
他轩辕敬城对族中,对外界,只说是心慕学问,要往那天下文脉所钟的上阴学宫再去潜修几年,此举合情合理,无人怀疑这位“书呆子”的初衷。
然而,马车出了徽山,并未向南。
他悄然孤身一人,背起几卷最珍视的圣贤书,负起那柄尘封多年、近日却常于月下轻鸣的古剑,一路向北。
过离阳边关,入北莽荒原。
他并非来游历,而是要以这北莽的万里风霜、酷烈寒暑、以及无处不在的厮杀争斗为炉火,以自身为胚,锻造武道!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砺万般技。
他走过牧民迁徙的草场,于深夜观想星空浩瀚,气机与苍茫大地隐隐相合。
他曾遇马贼劫掠,不曾拔剑,只以一身精纯罡气震溃贼寇心胆。
他曾在暴风雪中独行三日,体悟天地之威,磨砺意志如钢。
一路北上,风餐露宿,他的气息愈发内敛,肌肤却隐隐透着玉质光泽,眼神温润深处,偶有精光流转,如藏剑于匣,锋芒不露,却已渐露峥嵘。
他来这北莽龙庭,并非为凑那洛阳挑战拓跋菩萨的热闹。
而是感知到此地风云汇聚,龙虎交会,正是天地气机最为剧烈动荡之处,于此等压力之下砥砺心神,观摩当世顶尖人物气象,对他而言,胜过闭门苦修十年。
“老祖…轩辕大磐…”
轩辕敬城心中默念这个名字,无悲无喜,只有一片澄澈坚定的向武之心。“待我归去,徽山之上,当有另一番道理可言。”
他轻轻抚过腰间剑柄,指尖感受到那冰凉的触感和内里蕴含的、与自己日益契合的剑意。
抬头望向龙庭深处那最为压抑也最为强大的气机源头,缓步前行,身影渐渐融入这片异国的肃杀与风云之中。
轩辕敬城寻了一处不甚起眼的酒肆。这酒肆以粗大原木为柱,顶上覆盖着厚实的毛毡,门口悬挂着一块被风沙磨蚀得看不清字迹的木牌,充满了北地特有的粗犷气息。
里面人声嘈杂,多是些挎刀佩剑、气息彪悍的北莽武士,大声吆喝着拼酒,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羊膻味和劣质酒水的辛辣。
他寻了个靠里的僻静角落坐下,并未在意周遭投来的些许好奇与审视目光。跑堂的是个脸上有着冻疮疤痕的汉子,嗓门洪亮。
“客官,来点啥?”
轩辕敬城声音温和:“一坛刀子酒,一盘酱牛肉。”
跑堂的闻言,诧异地又打量了这文弱书生一眼。刀子酒可是北莽最烈的一种烧刀子,入口如刀割喉,寻常南人闻着味都怕,这书生竟敢点一坛?
“好……好嘞!”
跑堂的虽疑惑,却也不多问,很快便将一坛未开封的烈酒和一盘切得厚实、酱色浓郁的牛肉端了上来。
轩辕敬城拍开泥封,一股极其呛烈、宛如实质的酒气猛地冲了出来,让邻桌几个汉子都忍不住侧目。他面色如常,取过一只粗陶大碗,正欲倾酒入碗。
目光无意间扫过酒肆最角落的一个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