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万千功法录 > 九转惊鸿剑法

九转惊鸿剑法(第1/2 页)

目录

《九转惊鸿剑法》蜀山派心法与剑谱

序章:惊鸿缘起

蜀山之巅,常年被云海笼罩,云雾翻涌时如万马奔腾,风平浪静时似镜面平铺。

相传三千年前,蜀山开派祖师玄真道人在此结庐修行,某夜观星时,忽见一群鸿雁自九天掠过,翅尖划破月光,留下转瞬即逝的银弧,那轻盈中藏着的锐利、灵动中含着的坚韧,让他豁然开朗——次日,玄真道人取昆吾山赤金,熔以峨眉雪水,锻造出一柄细长如鸿羽的长剑,命名“惊鸿”

,并依鸿雁百态创《九转惊鸿剑法》,此剑法遂成蜀山派镇派之宝。

玄真道人在《惊鸿秘录》中写道:“剑者,非杀伐之器,乃载道之舟。

鸿雁知时守序,春北秋南,逆风能翔,顺水能掠,聚则成阵,散则成影,此乃天地至理。

习吾剑者,需学鸿雁之性:稚时扎根,壮时凌云,老时知返,方得大道。”

此剑法传承至今,已历七十代传人,每代能修至六转以上者不过三人,而修完九转者,自玄真后仅有两人——第十三代传人清玄子与第五十六代传人云鹤真人。

如今剑谱藏于蜀山禁地“天鸿阁”

,以千年寒玉封存,非掌门亲传弟子不得翻阅,而剑法的修炼之地,仍严格遵循祖师遗训,散布在蜀山七十二峰的隐秘之处。

心法篇·九转归元诀

第一转:鸿雏初鸣(筑基境)

心法口诀:

“气沉丹田,意守灵台。

剑如雏雁,翅展未开。

吸三峰朝露,吐六腑浊气。

一呼一吸,与云同息;一招一式,随鸿影起落。”

释义:

初习者需在蜀山南麓的“落雁坪”

扎营,此处草坪开阔,每日寅时会有成群雏雁在此觅食,是观察鸿雁初啼的最佳之地。

修炼时需盘膝而坐,先做“吐纳功”

——吸气时想象自己是刚破壳的雏雁,喙尖轻触晨露,将落雁坪的清灵之气(夹杂着青草与湿润的气息)吸入肺腑,气流下沉至丹田时需如雏雁啄食般轻柔,不可急躁;呼气时则如雏雁抖翅,将体内浊气随呼吸缓缓排出,嘴角需带一丝若有若无的白气,方为合格。

待吐纳百日,可开始持剑练习。

剑需用蜀山特制的“木剑”

,剑身轻如鸿羽(仅重七两),握剑时掌心要空,仿佛托着一片羽毛,手腕不可用力,仅以指力稳住剑身。

每日需练“平刺”

三千次,要求剑尖始终保持水平,刺入前方三尺外的草靶时,仅留半寸剑痕——过深则显刚猛,过浅则露无力,需得“轻而有根”

,如雏雁虽弱,爪却紧扣地面。

要诀:

-忌:握剑过紧(易生戾气)、呼吸急促(难聚灵气)、剑招求快(根基不牢)。

-宜:观雏雁啄食(学其“轻”

)、听晨露滴落(学其“缓”

)、仿雁雏列队(学其“序”

)。

轶事:

第三十二代传人明心子初练此转时,总因急于求成将木剑握断,三年未得入门。

后在落雁坪守了一个冬天,见雏雁在雪地里冻得瑟瑟抖仍坚持觅食,忽悟“韧”

字,次年开春便突破此转。

他在笔记中写道:“雏雁非无力,乃蓄力也;初剑非不锐,乃藏锋也。”

第二转:振翅穿云(灵动境)

心法口诀:

“气贯双臂,意随云走。

剑似鸿翅,初破层云。

吸九霄灵韵,吐胸间滞气。

剑随身转,身随云动;影随身显,势逐风扬。”

释义:

突破第一转后,迁至蜀山中部的“穿云洞”

此洞深百丈,洞内云雾受气流影响不断流转,时而如轻纱缠绕,时而如惊涛拍岸,是练习“身剑随云”

的绝佳之地。

每日卯时入洞,先立于洞口感受气流——左手抚胸,右手持剑(此时可换铁剑,重一斤三两),让云雾从衣袖间穿过,闭眼默数云流度,待能精准判断云雾转向时,方可动剑。

剑招以“撩”

“带”

“旋”

为主:“撩剑”

需如鸿雁抬翅,剑尖从腰间斜向上划弧,带起的气流需让洞壁的水珠簌簌落下;“带剑”

则如雁翅扫过云团,剑身平贴云流,借势将云雾引向一侧;“旋剑”

最是关键,需以手腕为轴,让剑身在胸前旋转,形成小型气旋,将周围云雾聚拢又散开,如鸿雁穿云时搅动气流的姿态。

吸气时需引洞顶石缝渗出的九霄灵韵(一种带着淡淡星辉气息的灵气),沿双臂经脉汇入丹田,与第一转的清灵之气相融;呼气时则要将胸间因旋转产生的滞涩之气吐出,吐气时需出轻微的“鸣”

声,如雁啼穿云。

要诀:

-身与云的关系:如云是水,身便是舟,剑便是桨,需顺流而不随波,借力而不被力控。

-剑与气的呼应:剑动时气需先行,气尽时剑需急收,如鸿雁振翅,翅起气生,翅落气敛。

考验:

需在云雾最湍急时完成“百次穿云”

——从洞左穿至洞右,剑身在云雾中划过的轨迹需连成一线,不得偏离半尺。

第五十七代传人清风子曾在此洞练了五年,因总在最后一次穿云时被急流冲偏,直到某天见一只鸿雁被狂风卷得翻折翅膀,却能瞬间调整姿态继续飞行,才悟得“旋剑时需留三分力”

,次日便通过考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三转:掠波照影(融合境)

心法口诀:

“气沉涌泉,意映寒潭。

剑如鸿掠水,影落清波。

吸涧中灵泉,吐脉中燥火。

剑点水面,惊起涟漪三分;身随剑落,带起珠光一片。”

释义:

此转需在蜀山北麓的“镜湖”

畔修炼。

镜湖水质澄澈,可清晰映出人影剑影,湖底铺着光滑的白玉石,阳光照射时,水下光影流转,如散落的星子。

此时所用剑重二斤,剑身需打磨得如镜面般光亮,以便映照水底光影。

核心剑招为“点”

“掠”

“沉”

:“点剑”

时需俯身,剑尖轻触水面,触水瞬间手腕微颤,让剑尖在水面留下三个连续的圆点(如鸿雁饮水时喙尖轻点的痕迹),圆点需大小一致,间隔相等;“掠剑”

则是剑身平贴水面滑行,剑刃切开湖水时需无声无息,仅在身后留下一道如银线的水痕,滑行距离需达丈许;“沉剑”

最难,需让剑尖垂直入水三寸,再迅收回,水面仅能泛起一圈涟漪,不可激起水花——这要求对力道的控制精确到毫厘,如鸿雁入水捕鱼,既需深入,又需敏捷脱身。

吸气时俯身贴近湖面,引涧中灵泉之气(带着水的阴柔与温润)入涌泉穴(足底),沿双腿经脉上行,中和前两转积累的燥火;呼气时则需将脉中因精准控制而产生的燥热之气导入湖水,吐气时湖面会泛起细小的气泡,气泡数量需与呼吸次数对应,多一少一皆为不合格。

要诀:

-影与剑的辩证:水中剑影是虚,手中剑是实,但虚实相生——练剑时需同时关注剑与影,影偏则剑歪,影散则剑乱,直至“剑动影随,影动剑应”

-力与巧的平衡:点水时需用“巧劲”

,如鸿喙触水似轻实重;掠水时需用“顺劲”

,如雁翅分水似重实轻;沉水时则需“顿劲”

,急入急出,如鱼跃水面。

奇遇:

第七十代传人(现任掌门)玄鹤真人年轻时练此转,总因沉剑时激起水花而不得要领。

一日暴雨后,他见一群鸿雁在湖面上嬉戏,其中一只突然扎入水中,尾羽却仍保持平直,出水时仅甩落三滴水珠。

玄鹤真人顿悟,原来沉剑时需以腰力带动手腕下沉,而非仅用臂力,次日便掌握了“沉剑”

要诀,镜湖水下的白玉石上,至今留有他当年练剑时剑尖划出的细密纹路。

第四转:逆风搏羽(坚韧境)

心法口诀:

“气聚百会,意抗天风。

剑似鸿逆飞,翅展如屏。

吸罡风锐气,吐体内怯意。

剑走偏锋,逆势而上;身如磐石,稳立峰头。”

释义:

蜀山最西端的“罡风崖”

是此转的修炼地,此处因三面环山,形成天然的风口,每日申时起,狂风便如刀割般呼啸,能吹得人站立不稳。

修炼者需在崖边的“立鹤石”

上持剑而立,剑重三斤七两,剑身加宽寸许,以抵御风阻。

剑招以“挡”

“劈”

“挑”

为主,皆需逆势而行:“挡剑”

时剑身横于胸前,如鸿雁顶风展开的翅膀,风从左侧来则剑偏左,风从右侧来则剑偏右,需让狂风沿剑刃分流,出“呜呜”

的鸣响(如雁翅抗风时的震颤声);“劈剑”

需迎着风势斜向下斩,剑刃与风向呈四十五度角,借风力增加劈砍的锐势,劈至中途时突然变向,让风势与剑势相撞,激起的气流能吹飞丈外的石子;“挑剑”

则是逆风而上的关键,剑尖从腰间猛地挑起,如鸿雁振翅拔高,需在风势最猛时完成,剑身在风中留下的轨迹需如一道向上的银弧,不被狂风压弯。

吸气时需张口迎向罡风,将风中蕴含的锐气(一种带着金属质感的刚烈灵气)吸入,经百会穴(头顶)灌入丹田,与前三转的灵气融合,生出坚韧之意;呼气时需出“哈”

声,将体内的畏惧、退缩等情绪随气流喷出,久而久之,可养“无畏之心”

要诀:

-抗风非硬抗:如鸿雁顶风时会调整翅羽角度,剑招需找到风势的“缝隙”

,以最小的力撬动最大的势,所谓“逆势者,顺其脉,破其力也”

-立石如扎根:双脚需与肩同宽,足尖扣住石缝,腰腹力稳住身形,如鸿雁在风中落定,爪趾深深嵌入地面,看似摇摇欲坠,实则稳如泰山。

险事:

第四十九代传人墨尘子练此转时,遇百年一遇的“天风劫”

,狂风将他的铁剑吹得弯曲,人也险些被卷下悬崖。

危急时刻,他想起祖师“剑走偏锋”

的口诀,突然将剑身倾斜,让狂风沿剑刃绕身而过,不仅稳住身形,还借风势完成了一次完美的“挑剑”

,事后现,剑身上竟被风砂磨出了一道细密的纹路,恰如鸿雁翅膀上的羽茎。

第五转:群鸿列阵(合道境)

心法口诀:

“气贯周身,意联众志。

剑如鸿阵,尾相顾。

吸同修灵气,吐孤行傲气。

左剑护右,右剑援左;前剑开路,后剑断后。”

释义:

突破第四转后,需返回蜀山主峰的“聚仙台”

,与三名以上同门合练。

聚仙台呈六边形,每边刻有鸿雁阵图,分别对应“先锋位”

“左翼位”

“右翼位”

“后卫位”

,四人需按位站立,模拟鸿雁群飞的“人”

字形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合练前需先“通意”

——四人手拉手围成圆圈,闭眼运转心法,让各自的灵气通过掌心相联,感知彼此的呼吸节奏,待四人气息完全同步(如群雁振翅频率一致),方可持剑入阵。

剑重四斤,剑身刻有“阵纹”

,可传递灵气:

-先锋位:主“破”

,剑招以刺、劈为主,需如雁阵前端的头雁,以锐不可当之势撕开对手防线,灵气需灌注剑尖,出耀眼光芒。

-左翼位右翼位:主“援”

,剑招以撩、带为主,需时刻关注先锋位动向,当前锋遇阻时,左右翼的剑需如雁翅般展开,护住先锋两侧,同时以剑气干扰对手。

-后卫位:主“守”

,剑招以挡、扫为主,需垫后防御,防止对手偷袭,同时将自身灵气通过阵纹传递给前三位,如雁阵尾部的鸿雁为前方分担气流阻力。

吸气时,四人需同时吸纳聚仙台中央“同心石”

的灵气,再通过阵纹分流;呼气时则要摒弃“个人出风头”

的念头,若有人急于抢攻,阵纹便会光示警(亮起红光)。

需练到“一人动,三人知;一人危,三人援”

的境界——比如先锋位剑势受阻,左右翼无需呼喊,便会自动调整角度支援,后卫位则同步加强防御。

要诀:

-忘“我”

存“阵”

:群鸿列阵非为个体荣耀,而是为群体生存,练此转需懂“舍”

——舍得让先锋位抢攻,舍得为队友挡刀,舍得将灵气分给更需要的人。

-变阵如流水:雁阵非一成不变,遇风则缩,遇障则分,合练时需根据对手动向灵活变阵,从“人”

字形转为“一”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星铁:不对!翁星怎么有俩救世主一念玄灵山海寂灭后,我归隐种田战锤40k:马库拉格之耀时间囚笼千年回响霍格沃茨:我都毕业了,系统才来戏神:我不是死神穿越后,宫先生是我的新网游锻造我只练三剑,剑出即无敌快穿:系统不易,亲自卖艺凤归沧海:卿与辰兮共山河我在异界缔造核平文明灵气复苏:我以傩面杀穿一切用KPI考核江湖大佬的日子剑灵女儿祭天,我和道侣杀疯了!黄蓉:请叫我黄军师漫游五界网游:我把刺客玩成狙击手名柯:当反派不小心混入主角团后
灵笼:铁驭大人带着泰坦来了!让你重生,没让你成人工智能木叶:宇智波华丽的叛逆球场上的暴君道与碳基猴子饲养守则吞噬星空之血衣真神问答诸天,从漫威开始暴走斗罗大陆之刘小枭传说霍格沃茨之这个巫师不科学我情感主播,一句免费让全网破防我们的家族没落了诸天:从小欢喜当爹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