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无极诀(第1/2 页)
人族立道篇
夫天地者,洪炉也;大道者,薪火也;人族者,锻材也。
仙神有域,我道无界;鬼神有拘,我身无羁。
盖人族之生,秉天地初元之灵,含大道至简之理,非仙神所造,非幽冥所制。
故《天地无极诀》者,弃仙途之捷径,辟人族之正路,以法则为经,以呼吸为纬,以血脉为基,以洪炉为炼,激活身内万宝,契合天地本真,终达“我即道,道即我”
之境。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有则,法则无形,藏于四时之序、五行之运、昼夜之替、呼吸之间。
人族修持,不向外求仙佛庇佑,不向内拘神魂虚妄,唯以自身为舟,以法则为舵,以天地呼吸为帆,渡越凡俗之海。
血脉者,人族之根脉也,初看似凡,实则含先天之秘,经天地精气淬炼,可返本归元,显万灵之长之姿。
此诀之要,三纲九目。
三纲者:法天则地、炼息锻脉、守中致和。
九目者:明法则、辨时序、调呼吸、净体魄、激血脉、凝神意、融天地、化无极、立人道。
凡修此诀者,需知“天地无亲,常与善人”
非谓仙神之赐,乃谓合道者自得其力;需明“我命由我不由天”
非谓逆道而行,乃谓尽人之本分以契道。
仙神有其道,人族有其途,道不同不相为谋,途各异亦可至真。
此为人族立道之基,万法之始。
法则明心篇
大道法则解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所谓法则,非仙神所立之戒律,乃天地自然之秩序,如“阴阳相生”
“五行相制”
“能量守恒”
“因果相循”
,皆是法则之显相。
《天地无极诀》以法则为基,在明辨法则之真,而非盲从其表。
一、核心三法则
1阴阳平衡法则:天地有阴阳,人身亦有阴阳。
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气为阳,血为阴;呼为阳,吸为阴。
阴阳者,非对立而存,乃相生相依。
阳盛则炽,阴盛则寒,失衡则病,失衡则滞。
修炼者需识自身阴阳之态,辨天地阴阳之机,以呼吸为媒,调阴阳之和,此为入道之门。
2能量流转法则:天地之间,精气流转不息,如江河奔涌,如风气循环,不生不灭,唯变其形。
人身如器,可纳可吐,可炼可化。
纳者,吸天地之精气;吐者,排脏腑之浊气;炼者,化精气为己用;化者,融己力于天地。
仙神之法夺天地精气为己私,人族之法顺精气流转为己用,此乃根本之别。
3因果共振法则:人行于天地,如音传于空,必有回响。
修炼非孤修,一举一动皆与天地法则共振。
善用法则者,如顺水行舟,事半功倍;逆法则者,如逆水行舟,事倍功半,甚者遭法则反噬,如强闭气而伤肺,强炼血而崩脉。
故修此诀者,需循理而动,顺势而为。
二、法则之辨
法则有显有隐,显者如昼夜交替、四季更迭,隐者如气息流转、血脉搏动。
显法则为入门之梯,隐法则为进阶之钥。
初学者可观天象以明法则:春日阳气升,草木生,可多纳清气以助阳;秋日阴气降,万物收敛,可多炼精气以养阴。
进阶者可察自身以悟法则:呼吸之节奏合日月运行,血脉之搏动应星辰轨迹,此乃“人身小天地”
之真义。
仙神之法常言“逆天改命”
,实则是借仙神之权柄扭曲法则,终有反噬之日。
人族之法主张“顺命立命”
,顺法则之性以养身,尽自身之力以立命,故能与天地同寿而无反噬之虞。
此章之要,在明法则非束缚,乃指引;非外力,乃本源。
明此,则心不惑,行不偏。
人族本真论
人族者,非仙之苗裔,非神之奴仆,乃天地独钟之生灵。
何以言独钟?仙神有异能而失本真,草木有生机而无灵智,禽兽有灵智而无人心。
唯人族兼具生机、灵智、人心,可悟法则,可创文明,可与天地对话,可与大道同行。
一、人身宝藏
人身之中,藏万宝而不自知,非仙神所赐,乃天地所赋。
-丹田:非储物之囊,乃“橐龠”
之核,为呼吸运化之枢纽,天地精气与人身元气交融之所,如洪炉之炉膛,炼精化气之根基。
-经络:非仙脉之变种,乃精气流转之通道,如天地江河,连接脏腑百骸,沟通内外表里,经络通则精气畅,精气畅则体康健。
-血脉:非凡俗之液,乃人族之根,含先天之信息,藏演化之秘,如大地脉络,滋养全身,承载记忆,经淬炼可显先天之威。
-神意:非神魂之虚影,乃人心之灵明,可察法则,可御精气,可通天地,如日月之光,照彻内外,为修炼之主宰。
仙神之法常以“夺舍”
“借体”
等法强占他人宝藏,终非己有。
人族之法以“激活”
“滋养”
之法开自身宝藏,如掘泉引水,源泉不竭。
故修此诀者,需信自身之能,弃外求之心,此为立道之本。
二、本真之守
守本真者,守人心之良善,守人身之自然,守人道之尊严。
仙神之法多诱人舍身求道,如弃亲情、灭人欲以成仙,实则是失却本真。
人族之法主张“道在人中”
,孝悌忠信为人道之基,喜怒哀乐为人性之常,不失人道,方可达天道。
初学者常慕仙神之异能,欲求成之法,此乃心为外物所惑。
需知仙神之异能如镜中花,虽美不实;人族之力量如树之根,虽慢却坚。
守本真者,不慕虚名,不贪成,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终可使自身宝藏一一激活,显人族之威。
此章之要,在知人者自立,信己者自强,守真者自达。
洪炉炼身篇
天地为炉章
“天地为炉,造化为工,阴阳为炭,万物为铜。”
此非虚言,乃修炼之实义。
《天地无极诀》以天地为洪炉,非借仙火炼身,乃借天地之阴阳、四时之精气为薪火,炼自身之体魄、血脉、神意为精金。
一、炉址之选
洪炉虽大,需择其位而用之。
修炼之地,以“气清、势和、景明”
为要。
-山巅之上:离天近而清气盛,可纳日月之光华,适用于吐纳练气;
-河畔之侧:得水润而阴气和,可养血脉之灵秀,适用于炼脉锻血;
-林间之中:接地气而生机旺,可补脏腑之亏损,适用于体魄筑基;
-室居之内:避风雨而心神宁,可凝神意之专注,适用于静悟法则。
非谓必居名山大川,凡有清气之地皆可炼。
市井之中,晨起之时,亦可纳清气;陋巷之内,夜静之际,亦可悟法则。
关键在“心远地自偏”
,心清则气清,心定则炉成。
二、火候之控
炼身如冶铜,火候为关键。
火候者,非柴火之旺弱,乃天地精气之盛衰与呼吸节奏之缓急,分“文火”
“武火”
“温火”
三态。
-武火:适用于筑基初期,以快深长之呼吸激精气,如鼓风助燃,可去身体杂质。
子时(-1点)阳气初升,可运武火,吸气九次接呼气三次,提肛收腹,气沉丹田,如炉火烧旺,淬炼筋骨。
-文火:适用于进阶阶段,以绵柔细长之呼吸温养精气,如慢火炖肉,可化精气为己用。
卯时(5-7点)阴阳交泰,可运文火,吸气七次接呼气三次,放松腹部,气贯涌泉,如炉火温养,滋养脏腑。
-温火:适用于巩固阶段,以自然均匀之呼吸调和精气,如余火保温,可固已炼之基。
酉时(17-19点)阴气初降,可运温火,呼吸等长,心神放松,如炉火保温,守住本源。
火候过旺则伤体,如武火过久则耗气;火候不足则无功,如文火过弱则难化。
控火候之要,在随自身状态与天地时序而变,不可一成不变。
三、炼材之备
炼身者,自身为炼材,需先净其质,方可炼其精。
初修者需行“三净”
:
1净体:每日晨起,以冷水拭身,或温水沐浴,去除体表之尘垢,使毛孔通畅,便于纳气;
2净食:少食荤腥油腻,多食五谷蔬果,忌过饱过饥,使脏腑清净,便于运化;
3净心:摒弃杂念妄想,不悲不喜,不怒不忧,使心神安宁,便于驭气。
炼材不净,则炉虽旺而难成精金,反生杂质。
如心有杂念而强炼,易致气机逆乱;食不洁净而强纳,易致脏腑受损。
故“三净”
为炼身之先,不可忽视。
呼吸御气章
呼吸者,天地与人族沟通之桥梁,《天地无极诀》之核心法门也。
非如常人之自然呼吸,乃“以息驭气,以气驭身”
之术,分“基础三息法”
“进阶三息术”
“大成一体息”
,循序渐进,可达“真息”
之境。
一、基础三息法
1橐龠呼吸法:仿风箱之开合,以丹田为轴,吸气时提肛收腹,气沉丹田,如箱之合;呼气时放松会阴,气贯涌泉,如箱之开。
一吸一呼,使气沿任督二脉循环,如炉风转动,推动精气运行。
初练时,每日晨起练习一刻钟,渐增至半个时辰,可感丹田热,精气初萌。
2逆腹式呼吸法:吸气时收缩小腹,横膈膜下沉,胸腔自然扩张;呼气时放松腹部,横膈膜上提。
此法可激活下丹田(气海穴),压缩先天肾气,为精气运化提供动力。
哈佛医学院研究证实,此法可提升血氧饱和度5-8,增强脏腑功能,与人族炼身之需不谋而合。
初练时可能不适,需循序渐进,不可强求。
3阴阳呼吸法:鼻吸为阳,采天地清气;口呼为阴,排体内浊气。
吸气时间占七成,呼气时间占三成,即“吸七呼三”
,以达阴阳平衡。
吸气时舌抵上腭,呼气时舌放舌下,配合“意守丹田”
,可调身体阴阳,适用于初练时平衡气血。
基础三息法需练至自然天成,不须刻意为之,方可进阶。
此阶段之要,在“识息”
,即感知呼吸与精气之关联,为御气打下基础。
二、进阶三息术
1龟息胎息法:分四段式呼吸,即“吸-停-呼-停”
,每段各六秒,渐延长闭气时间。
初练时以口鼻呼吸,进阶后过渡至“体呼吸”
,即皮肤毛孔替代口鼻呼吸,达“真息”
状态。
练此术时需配合“凝神入炁穴”
,即意念专注于丹田,使神气相抱。
此法可增强精气储备,延长闭气时间,如龟之长寿,在于真息绵长。
高血压患者慎用闭气法,以免引不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子午卯酉呼吸法:借天地能量转换之时辰修炼。
子时(-1点)阳气初升,用“长吸短呼”
,九次深吸接三次浅呼,以纳阳气;午时(11-13点)阳气鼎盛,用“短吸长呼”
,三次浅吸接九次深呼,以泄浮阳;卯时(5-7点)阴气渐消,用“短吸长呼”
,以吐浊气;酉时(17-19点)阴气渐盛,用“长吸短呼”
,以纳清气。
此法顺天地阴阳消长,可事半功倍,如借天时助炼身。
3踵息法:想象呼吸直达脚踵,吸气时气从鼻入,经丹田下沉至脚踵;呼气时气从脚踵上升,经丹田从口排出。
配合“撮谷道”
(提肛)动作,可强化任督二脉通透性,为精气周天运行打下基础。
练此术时需步稳身正,如树之扎根,可增强下盘力量,稳固根基。
进阶三息术需练至“息随念动”
,即意念所至,呼吸随之调整,精气随之运行。
此阶段之要,在“御息”
,即驾驭呼吸以调动精气,为炼脉做准备。
三、大成一体息
当呼吸与天地节律完全同步,可入“一体息”
之境,即“人息合天地息”
。
此时无需刻意控制呼吸,身体自然随天地呼吸而起伏:天地晨醒则人吸清气,天地夜眠则人吐浊气;天地春生则人精气升,天地秋收则人精气敛。
达此境者,皮肤毛孔皆可呼吸,精气往来于天地与人身之间,如水流不息,如风气循环。
此时“天地为炉”
之真义尽显,天地精气源源不断入体,淬炼体魄,滋养血脉,无需刻意炼而自炼。
此境非强求可得,需循序渐进,待呼吸与法则完全契合,自然而成。
体魄筑基章
体魄者,精气之舍,神意之府,血脉之载。
无强键之体魄,难纳充沛之精气;无坚实之体魄,难承淬炼之苦。
《天地无极诀》筑基之法,非借仙药洗髓,乃以天地精气为刃,以呼吸为引,雕琢体魄,去除杂质,使筋骨强健,脏腑坚韧。
一、筋骨淬炼法
1五禽戏合气式:仿虎、鹿、熊、猿、鸟五禽之态,配合呼吸之法,淬炼筋骨。
-虎戏:配合武火呼吸,怒目扬爪,如虎啸山林,可强筋骨,增气力。
吸气时提肛收腹,气沉丹田;呼气时伸爪力,气贯指尖。
-鹿戏:配合文火呼吸,舒展腰身,如鹿奔林间,可柔筋骨,活经络。
吸气时舒展肢体,气布全身;呼气时放松身体,气归丹田。
-熊戏:配合温火呼吸,沉肩坠肘,如熊撼山岳,可壮骨骼,固根基。
吸气时沉身蓄力,气入骨髓;呼气时力震颤,气透骨骼。
-猿戏:配合快呼吸,轻灵敏捷,如猿跃峭壁,可活关节,增敏捷。
吸气时提身轻跳,气随身动;呼气时落地稳身,气沉丹田。
-鸟戏:配合体呼吸,展翅欲飞,如鸟翔天空,可通经络,轻身形。
吸气时舒展双臂,气达毛孔;呼气时收翅敛身,气归脏腑。
每日练习一套,配合相应呼吸,可使筋骨由僵变柔,由弱变强。
练时需心神专注,仿其神而非仿其形,方得真义。
2负重行息法:以适度重物(如沙袋、石锁)缚于四肢,行于户外,配合踵息法。
吸气时提步,气沉脚踵;呼气时落步,气透筋骨。
此法可借外力刺激筋骨,加杂质排出,增强骨骼密度。
负重需循序渐进,不可过重,以免伤骨;行步需稳,不可急,以免失衡。
二、脏腑滋养法
脏腑为精气运化之所,滋养脏腑即固精气之源。
以“呼吸导气法”
滋养五脏,配合四时之序。
-春季养肝:卯时练逆腹式呼吸,吸气时意念引气入肝,呼气时意念排肝之浊气。
肝主目,练时可远眺青竹,以助肝气疏泄。
-夏季养心:午时练阴阳呼吸法,吸气时意念引气入心,呼气时意念平心之火。
心主舌,练时可轻叩牙齿,以助心气平和。
-长夏养脾:未时练橐龠呼吸法,吸气时意念引气入脾,呼气时意念化脾之湿。
脾主口,练时可闭口含津,以助脾气运化。
-秋季养肺:酉时练龟息法,吸气时意念引气入肺,呼气时意念润肺之燥。
肺主鼻,练时可轻揉鼻翼,以助肺气宣降。
-冬季养肾:子时练踵息法,吸气时意念引气入肾,呼气时意念固肾之精。
肾主耳,练时可静听风声,以助肾气封藏。
此法需持之以恒,日久可见脏腑强健,气血充盈,食则香,眠则安,病则少。
滋养脏腑之要,在“顺时”
,即随四季变化而调整,合脏腑之性而养之。
三、杂质排除法
人身之中,有先天之杂质(胎毒),有后天之杂质(饮食不节、情志不畅所生),杂质不除,则精气难纯,体魄难强。
1吐浊法:晨起于清气之地,行“深呼浅吸”
之法,口呼鼻吸,呼气时用力,如吐故纳新,排出脏腑浊气。
连续十次,可感胸膈通畅。
2汗浊法:练五禽戏之虎戏或负重行息法,至微汗出,借汗液排出体表杂质。
汗后需避风,以防邪气入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饮浊法:每日晨起饮一杯温盐水,配合逆腹式呼吸,刺激肠胃蠕动,排出体内浊物。
不可饮冷盐水,以免伤脾。
杂质排除非一日之功,需日日为之,如扫地除尘,日久则身无杂质,精气自纯。
筑基之境,以“筋骨强健、脏腑坚韧、身无杂质”
为验,达此境者,可御风寒,增气力,为炼脉锻血打下基础。
血脉通神篇
血脉本源章
血脉者,人族之根,载先天之灵,承后天之养。
仙神之法常以“换血”
“融脉”
之法改造血脉,失却人族本真;《天地无极诀》以“激活”
“演化”
之法开血脉,守人族本源。
盖人族血脉初看似凡,实则含天地初元之信息,经天地精气淬炼,可返本归元,显“万灵之长”
之威。
一、血脉之辨
人族血脉非单一之态,乃“先天本源+后天演化”
之复合体。
先天本源为天地所赋,人人皆同,含“仁、义、礼、智、信”
之人道基因;后天演化为环境、饮食、情志所塑,因人而异,显强弱、清浊之异。
血脉清者,精气畅行,神意清明,易合法则;血脉浊者,精气阻滞,神意昏沉,难悟真道。
初修者常因血脉浊而难进境,非因先天不足,乃因后天失养。
故炼血脉之先,需辨自身血脉之态:观面色,红润为清,晦暗为浊;察脉象,平缓为清,急促为浊;感气息,绵长为清,短促为浊。
二、血脉之藏
人族血脉之中,藏“三秘五能”
,非仙神之力,乃人族本有之能,待激活而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