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都市言情 > 唐宫药香遇 > 第十二章 年俗灯暖定婚期

第十二章 年俗灯暖定婚期

目录

第十二章年俗灯暖定婚期(第1/2页)

年俗节开幕那日,西市的积雪被扫成整齐的雪堆,堆成一个个憨态可掬的雪人,雪人手里举着各家商户的招牌,“晚砚堂”的雪人尤为精致,阿瑶特意给它雕了个迷你梨膏罐当道具,引得孩童们围着拍照。林晚穿着沈砚特意让人做的杏色棉裙,裙摆绣着细碎的雪梅纹,发间除了梨花银簪,还多了支沈砚刚买的珍珠步摇,走路时珠钗轻晃,叮当作响。“沈砚,科普台的药材都摆好了吗?我刚看见李大叔带着几个学童过来了,他们说要帮忙吆喝呢。”林晚站在摊位前,看着来往的人群,眼里满是笑意。

沈砚从科普台后面走出来,手里拿着个刚写好的木牌,上面用朱砂写着“冬春防毒三字经”:“刚写好的,等会儿让学童们念着吆喝,比单纯讲解更易懂。你看,金银花、连翘这些解毒的药材都摆好了,还标了用法用量,旁边放着咱们做的解毒茶包,免费给客人试喝。”他说着,伸手替林晚拢了拢耳边的碎发,指尖不经意碰到她的脸颊,引来一阵细微的战栗。周围的客人见状,纷纷笑着打趣:“沈医官和林姑娘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这年俗节过后,也该办喜事了吧?”林晚的脸颊瞬间泛红,刚要开口,就被王婆笑着打断:“放心吧各位,婚事已经在筹备了!等过了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就办,到时候请大家喝喜酒!”

正说着,就见李家坳的汉子带着几个村民走来,他们手里提着自家种的红薯、土豆,还有几只活蹦乱跳的鸡,非要塞给林晚和沈砚:“恩人,这是我们村的一点心意,年俗节特意给你们送来的。村里的人都好了,老郎中说要不是你们,我们根本熬不过去。”林晚连忙推辞:“你们的心意我们领了,但这些东西不能收,都是靠种地过日子的,不容易。要是真想谢我们,以后常来‘晚砚堂’捧场就好。”汉子急了,把东西往摊位上一放:“恩人要是不收,就是嫌我们东西不好!这些都是自家产的,不值钱,就是份心意。”沈砚见状,笑着说:“那我们收下,正好晚上给大家做红薯粥喝,再炖只鸡汤,也算沾沾你们的喜气。”汉子这才满意地笑了,又帮着招呼起客人来,逢人就说“晚砚堂”的恩情,引得不少人前来购买养生膏。

科普台那边格外热闹,周先生的学童们排着队,念着沈砚写的“防毒三字经”:“冬菇鲜,需晒干;霉变物,莫沾边;若发热,先断食;解毒茶,金银花……”朗朗上口的口诀吸引了不少人驻足,沈砚则在一旁耐心讲解,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大家如何辨别霉变食物,遇到中毒症状该如何急救。有个穿绸缎的夫人问道:“沈医官,我家丫鬟昨天误食了发芽的土豆,上吐下泻,是不是中毒了?”沈砚连忙说:“发芽土豆含龙葵素,正是中毒症状!快给她喝些甘草绿豆汤,再用银针扎内关、足三里两穴,要是症状没缓解,就来‘晚砚堂’找我们。”夫人连忙道谢,还买了好几罐解毒茶包。

中午的时候,摊位前的人渐渐少了些,林晚和沈砚刚要歇口气,就见孙老丈拄着拐杖走来,手里拿着个精致的木盒。“林丫头,沈小子,恭喜你们啊!”孙老丈打开木盒,里面是一方雕刻精美的端砚,砚台上刻着“琴瑟和鸣”四个字,纹路细腻,一看就是精心打磨的。“这是我年轻时收藏的端砚,送给你们当定情信物。我已经跟周先生商量好了,等过了正月十五,就让他做媒,去林丫头的‘娘家’走一趟——虽然林丫头家人不在身边,但咱们西市的街坊都是你的娘家人,定要风风光光把你嫁出去。”林晚接过端砚,砚台带着温润的触感,心里满是感动:“谢谢孙老丈,您想得太周到了。”沈砚也拱手道谢:“有劳孙老丈和周先生费心,婚事的细节,我们还想听听各位长辈的意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十二章年俗灯暖定婚期(第2/2页)

傍晚时分,年俗节的灯笼全部点亮,红彤彤的灯笼挂满了西市的街巷,映得雪地上都泛着红光。“晚砚堂”的摊位前挂起了特制的走马灯,灯上画着林晚和沈砚从相识到相爱的场景:第一次在破庙相遇、一起筹备“晚砚堂”、开业时的热闹、救治病人的场景……走马灯转动起来,光影交错,引得不少人驻足观看。沈砚牵着林晚的手,走到西市的牌坊下,这里的灯笼最是密集,照亮了彼此的脸庞。“林晚,”沈砚从怀中掏出个锦盒,里面是一枚金簪,簪头是一朵镂空的梨花,花蕊处镶嵌着颗小小的红宝石,“这是我托银楼打的,虽然比不上宫里的珍宝,但却是我用心挑选的。我想跟你定个婚期,三月初三上巳节,是个宜嫁娶的好日子,你愿意吗?”

林晚看着金簪,又看了看沈砚满是期待的眼神,眼泪突然流了下来,用力点头:“我愿意。”沈砚小心翼翼地将金簪插在她发间,与梨花银簪和珍珠步摇相映成趣。周围的街坊们见状,纷纷鼓掌叫好,李大叔喊道:“三月初三!咱们西市要办最热闹的婚事!我来当主婚人!”王婆也笑着说:“我来负责婚宴的饭菜,保证让大家吃好喝好!”阿力和学童们则围着两人,唱起了喜庆的歌谣,歌声伴着灯笼的光影,在雪夜里格外温暖。

回到“晚砚堂”时,已经是深夜了。铺子里还亮着灯,王婆和阿力正在收拾摊位,桌上摆着刚做好的红薯粥和炖鸡汤,香气扑鼻。“快过来趁热吃!”王婆给两人盛了粥,“刚才李公子派人送来消息,说他要赞助你们的婚宴,还说要请长安最有名的戏班来表演。”林晚喝着温热的红薯粥,看着身边的沈砚,看着热情的王婆和阿力,心里满是幸福。她想起穿越到盛唐的日子,从最初的惶恐不安,到现在有了爱人、朋友和自己的事业,还有即将到来的婚礼,这里早已成为她真正的家。

沈砚给她夹了块鸡肉,轻声说:“等过了年,咱们就开始筹备婚事。我已经跟恩师说了,他会帮着向太医院请假,到时候咱们去城外的梨花林拍几张合照,你不是说想留下些纪念吗?”林晚笑着点头,刚要开口,就听见门口的铜铃响了一声,是阿瑶抱着个木雕跑了进来,木雕是一对并肩而立的新人,正是按照她和沈砚的模样雕的。“林姐姐,沈大哥,这是我和我爹一起雕的,给你们当新婚礼物!”阿瑶仰着小脸,眼里满是欢喜。

夜深了,“晚砚堂”的灯光依旧明亮,映着桌上的端砚、金簪和木雕,也映着几人幸福的笑容。窗外的雪又开始下了,轻轻落在窗棂上,像是在为这对新人送上祝福。林晚知道,她的故事还在继续,在这个盛唐的西市,在“晚砚堂”的梨香里,她将和沈砚一起,书写更多关于爱与温暖的篇章。

目录
最新都市言情小说: 大唐:武神朋友圈三国:开局劝刘备夺取江东大唐:帝王霸业流华录综穿:舰长你的船又爆了乱世荒年:每日情报,粮肉满仓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我的房间通大明新王伦新梁山天才模拟器,你怎么知道我不是天才吾乃崇祯,续命大明科举状元郎:从书童开始逆袭三国从颍川开始逐鹿九州跟亡夫长兄借子后最强驸马,江山美人我都要古代种田日常想苟着养老,你们偏逼我科举题名抗战:一寸山河一寸血去相亲,误把演习老丈人抓了
都叛出宗门了,谁还惯着你们锦医春色为变法,我视死如归大周第一婿大宋有喷子穿成搅家精婆婆,统领全家逃荒帝国雪绒花徐吉标传盛唐:开局忽悠李世民改命这个崇祯太过极端渣男贬妻为妾,我当场改嫁佞臣大乾悍卒:我有一个蟒蛇分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