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应聘第4章 定计(第1/2 页)
三人闻言,忙沿着鸣羊街向南疾行。
走了一百多米,右拐进入花露南岗,再向西行五十米,只见道路左侧有一户镂空雕砖的门楼。
门前立着两面青石雕成的大石鼓,石鼓之间夹着三级石阶,阶上是两米深的大门廊。
门廊左右两侧是青砖砌就的山墙,每面山墙正中都镶着一块三十厘米见方的镂空雕砖,分别刻着“福禄寿喜“和“松鹤延年“的字样。
大门两侧各留着一米宽的迎街墙,杉木制的双开大门未施漆彩,保持着原木本色,两扇门板上各嵌一只黑铁门环。
大门完全敞开时,可达四米宽,便于出入。
行至门前,温习放慢脚步,向冷家姐弟示意已到自家宅院。
还未进门,便听得院内传来阵阵哄笑。
三人忙拾级而上,跨过三十厘米高的石门坎进入大门。
第一进堂屋约七八米宽,十余米长,东西两侧青砖墙上整齐排列着木雕花窗,将后厢房隔开。
从这宽阔的堂屋与气派的厢房来看,这一进的屋架至少是七架梁结构。
穿过堂屋,是一个二十余米宽、十几米长的天井,对面是后一进的青砖黛瓦马头墙。
天井两侧沿山墙种植着花木,堆放了些许杂物。
此时堂屋与天井内已聚集了数十位邻里街坊。
天井中央,左边站着两人,右边立着四人。
左边一位约二十二三岁年纪,身高一米八有余,身着藏青色条纹西装,内搭白衬衫系青色暗花领带,脚蹬锃亮的牛皮皮鞋。
但见他剑眉星目,鼻若悬胆,眉宇间英气逼人。
身旁是一位三十出头的汉子,同样身高一米八左右,穿着黑色对襟布衫,灰色宽松裤,足踏圆口黑布鞋,通身上下干净利落。
对面站着四位身着灰色中山装的男女。
为者约四十多岁,高大魁梧,满脸络腮胡。
他正抱臂而立,面有不豫之色,显然方才的口角之争未能占得上风,此刻正摩拳擦掌,准备再战。
温习低声对冷家姐弟道:“左边两位是家兄和管家温可可,右边领头的大胡子是区教育局总务科长童达理,其余三人想必是他带来的同僚。
“
又道:“他们的计划书缺乏整体创意,内容空泛,思路平平,倒是把主要心思放在暗示官方背景上,吹嘘有这样那样的关系可以谋取私利。
我们筹办的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小学教育事业,岂能因这等小人的利诱而放弃聘师原则?若在教师聘用上掺假,耽误的是自家子弟,贻害的是子孙后代!
所以家兄收到计划书后,当即派我去教育局婉拒了童科长。
今日他这般闹上门来,想必早有预谋。
“
冷心裁颔道:“令兄面对这等无赖之徒,却不以势压人,未曾搬出蔡元培院长来强势驱赶。
为人处世之高下,泾渭分明,令人敬佩。
“
温习道:“我们不屑效仿他们以势压人的行径,此非君子之道。
倒该想个巧妙的法子,让他们知难而退。
“
冷双显提议:“当下之计,不如与他们公开比试一番。
若能当众取胜,至少今日童科长便无颜再闹。
“又道:“听你所言,童科长身为总务科长,对教育理解本就片面,其随从未必真有才学。
以我们几人之力,未必不能周旋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