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如果付闻樱领养的是欧雅若5(第1/2 页)
时光如白驹过隙。
昔日福利院里那个眼神沉静、带着狠厉与渴望的小女孩,已在孟家精英教育的淬炼下,蜕变成一位亭亭玉立、气质卓然的少女。
孟雅若,这个名字已然深深烙印在她的骨血里,伴随着她在这座北方重城的上流圈子中,逐渐崭露头角。
她以优异的成绩从顶尖的私立高中毕业,毫无悬念地进入了国内最好的大学之一,攻读商学院,同时辅修艺术设计。
这是她与付闻樱深入沟通后的结果——既满足孟家对儿孙在商业能力上的要求,也为她内心深处对珠宝设计的热爱留出了一片天地。
付闻樱对她的培养,早已越了单纯的“教养”
,更接近于一种“打磨”
和“投资”
。
她开始带着孟雅若出席一些非核心的商业酒会,让她旁听部分不那么机密的商业会谈,甚至将孟氏集团旗下一个小型的、主打年轻线的饰品品牌“曦光”
交给她作为“实践课题”
。
“曦光品牌目前市场表现平平,定位模糊。
给你一个学期的时间,做一份详细的市场分析和品牌重塑方案给我。”
付闻樱将一叠资料放在孟雅若面前,语气平淡得像是在布置一项普通作业,但眼神里的期待与考量,却重若千钧。
这是一个考验,一个真正的、涉及真金白银和市场份额的考验。
孟雅若接过资料,心中并无畏惧,反而涌起一股久违的兴奋。
前世,她为了在珠宝界出头,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却总因出身、资源所限,步履维艰。
而这一世,付闻樱直接将一个现成的平台递到了她手中。
“是,妈妈。
我会尽力。”
她平静地应下。
接下来的日子,孟雅若几乎将所有课余时间都投入到了“曦光”
项目中。
她跑市场、做调研、分析竞品、研究消费者心理。
她现,“曦光”
的问题在于缺乏独特的品牌故事和设计灵魂,一味模仿大牌,却丢失了自己的特色。
她想起了前世自己模仿夏之星设计“单身戒指”
时的灵感,想起了那些渴望被看见、被铭记的独立女性。
一个想法在她脑中逐渐成型。
她将自己关在房间里,铺开设计图纸,画笔在纸上沙沙作响。
她摒弃了繁复华丽却缺乏新意的旧稿,设计了一系列线条简洁、充满力量感,又融入细微东方哲学思辨的饰品。
耳钉设计成不对称的羽翼,寓意打破束缚;项链吊坠是抽象化的破茧形态,象征内在成长;手链则用不同质感的金属编织,代表生命的韧性与融合。
她不仅画设计图,还亲自撰写品牌故事,重新定位目标客群——那些在城市中努力奋斗,内心独立,渴望用配饰表达态度的年轻女性。
她甚至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了基础的3d建模软件,将部分设计做出了电子模型。
当她将厚厚一叠包含市场分析、品牌定位、全新设计图、营销策略乃至初步成本预算的方案书放到付闻樱的办公桌上时,饶是见惯风浪的付闻樱,眼中也掠过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惊异。
这份方案的成熟度、完整度和前瞻性,远她的预期。
尤其是那些设计图,既有商业价值,又蕴含着越年龄的艺术感悟力。
这不仅仅是完成了一个课题,这几乎是呈现了一个可以直接落地执行的商业计划。
付闻樱翻看着方案,久久没有说话。
书房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细微声响。
孟雅若站在桌前,背脊挺直,心跳却不由自主地加快。
她不怕方案被否定,她怕的是……达不到付闻樱那高不可攀的标准。
“设计不错,有灵气。”
终于,付闻樱开口,语气依旧听不出喜怒,“品牌故事的切入点也精准。
但是,预算这里,你对供应链的成本控制过于理想化。
还有,营销渠道部分,对新媒体的运用构想不错,但具体执行细节欠缺。”
她抬起眼,目光如炬:“知道问题在哪里吗?”
“缺乏实践经验,对具体运营环节的认知停留在理论层面。”
孟雅若立刻回答,没有丝毫辩解。
“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