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如果付闻樱领养的是欧雅若21(第1/2 页)
“墨羽”
工坊的一鸣惊人,彻底奠定了孟雅若在孟氏集团乃至整个商界的地位。
她不再是那个需要凭借孟家光环和付闻樱认可的养女,而是凭借自身实力杀出一条血路的“孟总”
。
媒体赞誉纷至沓来,各种“年度商业新锐”
、“最具影响力女性”
的头衔开始与她挂钩。
付闻樱对她的态度生了显着变化。
过去是审视与打磨,如今更多是交付与倚重。
她开始将孟氏集团旗下更多与设计、品牌相关的业务板块逐步移交到孟雅若手中,甚至在一次高层会议上明确提出:“未来孟氏在消费领域的创新和品牌升级,由雅若统筹负责。”
这意味着,孟雅若的权力范围,已远远出了“墨羽”
工坊本身,正式进入了孟氏集团的核心决策圈。
她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办公室,配备了更专业的团队,需要处理的文件层级和涉及的资本规模也呈几何级数增长。
孟宴臣依旧负责地产和集团更传统的重资产板块,与孟雅若负责的领域既有区分,又有交叉。
两人在集团会议上碰面,公事公办,配合默契,但那种无形的、微妙的张力似乎并未随着孟雅若的成功而消散,反而因为两人地位的日益对等,变得更加难以言喻。
一次,关于某个新兴商业综合体的业态规划会议上,孟雅若主张引入更多独立设计师和艺术ip,打造差异化体验。
而孟宴臣则更倾向于引入稳定成熟的国际连锁品牌,保证出租率和收益稳定性。
两人各执己见,数据翔实,逻辑清晰,争论激烈却不失风度。
“孟总的想法很有前瞻性,但风险可控性需要更严谨的评估。”
孟宴臣语气平静,用的是标准的职场称谓。
“孟副总提到的风险确实存在,但商业模式的护城河恰恰来自于敢于率先尝试和构建独特内容。”
孟雅若寸步不让,同样以职衔相称。
最终,方案交由付闻樱裁决。
付闻樱听取了双方陈述,罕见地没有立刻做出决定,只是让他们各自补充更详细的可行性报告。
会议结束,众人离去。
孟宴臣走到孟雅若身边,脚步微顿,声音不高,却足以让她听清:“步子迈得太大,容易失控。”
孟雅若正在整理文件,闻言抬头,对上他深邃难辨的目光,微微一笑:“谢谢孟副总提醒。
不过,停滞不前,才是最大的风险。”
两人目光在空中短暂交锋,旋即分开,各自走向不同的方向。
如同两位顶尖的棋手,在属于他们的棋盘上,既是对手,又是唯一能理解对方棋路的知己。
与此同时,仲天骏来了正式的商业邀请——e-she集团计划举办一场跨越亚太区的顶级珠宝收藏展,希望“墨羽”
工坊能作为重要合作伙伴参与,并展出包括“涅盘”
在内的代表作品。
这不仅是一个展示平台,更是将“墨羽”
推向国际顶级收藏界视野的绝佳机会。
孟雅若欣然应允。
这意味着她与仲天骏将有更多工作上的交集。
但与以往不同,这一次,她是以完全平等的合作伙伴身份参与。
他们通过视频会议讨论展陈设计,交流对藏品的理解,甚至就某件文艺复兴时期古董珠宝的修复方案进行辩论。
仲天骏依旧温和,但对待她的意见更加尊重,甚至带着一丝探讨的意味。
他似乎在努力地将心中那份情感,转化为一种更成熟、更持久的欣赏与并肩作战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