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其它小说 > 儒林外史大白话 > 第十七回 匡秀才重游旧地 赵医生高踞诗坛

第十七回 匡秀才重游旧地 赵医生高踞诗坛(第1/2 页)

目录

话说这匡太公的二儿子匡人去府里考试,这一去就是二十多天。

在这些天里,匡太公天天躺在床上,心里记挂着儿子,眼泪汪汪的,盼着儿子回来,还天天跟老伴念叨,说自己要是这时候死了,都看不到二儿子给自己送终,也不知道儿子能不能考上秀才。

有一天,匡太公正说着话,就听见门外吵吵嚷嚷的,原来是大儿子匡大在集市上摆摊,占了别人的地方,被一个凶巴巴的人追着打。

匡大不服气,就跟人家大喊大叫的,结果那人直接把匡大的担子给夺了下来,筐子里的东西撒了一地,筐子也被踢坏了。

看到自己吃饭的家伙被弄坏了,匡大说什么也要拉着人家去见官,还说县太爷跟自己二弟关系好,不怕他。

听他这么说,匡太公赶紧把匡大叫了进来,劝他别闹事,还说自家是本分人家,别动不动就打官司,又说占人家摊子本来就是匡大的不对,让他找人好好跟人家说。

可是匡大根本不听,又跑出去接着吵,这时邻居们都围过来看热闹,有人拉架,也有人劝架。

就在双方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潘保正来了,他直接就说了闹事那人几句,那人的态度才软下来。

潘保正又催匡大把东西收拾好回家。

就在这时候,大路上走来两个人,手里拿着红纸帖子,问这里有没有姓匡的。

潘保正认出他们是学校里的门斗,赶忙上前说道:“这是好事来了,匡二相公考上秀才啦!”

还让匡大带着门斗去见匡太公。

门斗进了屋,就跟躺在床上的匡太公道喜,还把报喜的帖子贴了起来,上面写着匡人考中了乐清县第一名,进了学,以后还能接连考中。

看到这消息的匡太公别提有多高兴了,他赶忙让老伴烧茶,把匡大担子里的糖和豆腐干装了两盘,又煮了十几个鸡蛋,用来招待门斗。

潘保正也拿了十几个鸡蛋来贺喜,等鸡蛋都煮好后,匡太公就留下潘保正陪着门斗吃饭。

吃完饭后,匡太公就拿出二百文钱当报喜钱,可门斗嫌少。

匡太公说自己家穷,还遭过火灾,这点钱只是表表心意。

潘保正又在中间说了不少好话,最后加了一百文,门斗才走。

过了四五天,匡人送完学政,才回到家。

这时的他穿着秀才的衣服,拜见了父母。

因为家里遭过火灾,嫂子就一直住在娘家,所以这次只拜了哥哥。

匡大见弟弟中了秀才,对他比以前更亲热了。

潘保正帮匡人召集大家凑份子钱,选了个日子庆祝他考中秀才,还借了庵里的地方摆酒席。

这次庆祝挺热闹,一共收了二十多吊钱,宰了两头猪,还有不少鸡鸭,酒席摆了两三天,就连和尚都来讨好匡人。

匡人考中秀才后,就和父亲匡太公商量,决定不再做磨豆腐的营生了。

他把剩下的十几吊钱给了哥哥,又租了两间屋子开小杂货店,还把嫂子接回了家,一家人也不再分开吃饭,就靠着杂货店每天赚的钱过日子。

忙完这些事后,匡人就进城去感谢知县。

知县这次对他特别客气,和他以平等的身份相处,还留他吃了酒饭,随后匡人就拜知县做了老师。

匡人从城里回来后,学校的两个门斗又找上门来,说学校的老师要传匡人去见面,还得准备见面礼。

听到这话,匡人就很生气,说只认知县这个老师,不想见学校的教官,也不想给见面礼。

潘老爹就劝他,说县里的知县是私交的老师,而学校的老师是朝廷任命的,专门管秀才,就算考中状元也得认,还说匡人是穷人家出身,见面礼每人封两钱银子就行。

匡人听了劝,就约好时间,准备好见面礼去见了学师。

从学校回来后,匡太公就让他买了祭品去祖坟上祭拜。

匡人上完坟回来后,匡太公的身体就不舒服了,而且病情一天比一天重,吃了药也不见好,饭也吃不下。

匡人四处求神问卦,结果都不太好。

眼看太公的病是好不了了,他就和哥哥商量,用自己之前做生意的钱给父亲准备后事,杂货店也照常营业。

他们买了棺材,做了寿衣,还按父亲的头型做了一顶方巾。

有一天,匡太公知道自己不行了,就把两个儿子叫到跟前,说自己这病是好不了了,现在活不了多久了。

他说自己一辈子没给儿子们留下什么财产,最后连房子都没了。

他又叮嘱匡人,虽然考中了秀才,但功名乃是身外之物,最重要的是德行。

还让他别因为日子好过了就变得势利,忘了本心。

自己死后,等守孝期满,就赶紧找个穷人家的女儿成亲,千万别贪图富贵。

最后还让他一定要敬重哥哥。

说完这些,匡太公就去世了,全家人都大哭起来。

匡人悲痛万分,安排好父亲的后事之后,因为家里房子小,过了头七,就把父亲的灵柩送到祖坟安葬了。

村里的人都来吊唁送葬,兄弟俩谢过客人后,匡大继续开店,匡人则每逢初七就去坟上哭拜。

有一天,匡人上坟回来,潘保正告诉他,知县被撤职了,温州府二太爷来摘了他的官印。

因为知县是匡人的老师,潘保正觉得他应该进城去看看。

第二天,匡人就换上素服准备进城,可刚到城边,就现百姓为了挽留知县,敲锣罢市,围住了来摘印的官员,还把城门关了,他根本进不去,只能回家等消息。

第三天,听说省里派了安抚百姓的官员来,要抓带头闹事的人。

又过了几天,匡人上坟回来,潘保正告诉他出大事了。

原来衙门里有两个没良心的差役,密报说匡人是带头挽留知县的人,因此上面还要继续调查。

潘保正就劝匡人出去躲一躲,如果没事最好,要是有事,他也可以帮忙周旋。

这把匡人吓得慌了神,也不知道该去哪,潘保正说让他去熟悉的地方。

匡人说自己只对杭州熟悉,但是没有认识的人。

潘老爹说自己有个堂弟在杭州布政司当差,为人很慷慨,就让匡人去找他,并写了封信。

匡人当晚就收拾行李,嘱咐好哥嫂家里的事后,就哭着告别母亲,怀里揣着信,在潘老爹的目送下,踏上了逃亡之路。

匡人背着行李,走了几天陆路,到温州准备乘船去省城。

可是那天没有顺路的船,他就只好先到饭店将就住一晚。

进了饭店,匡人就看见里面亮着灯,有个客人正坐在桌前,安静地看书。

这人脸色蜡黄消瘦,长着稀稀拉拉的几根胡子,看书看得太入神,加上又是近视眼,压根没现有人进来。

匡人走到跟前,客气地叫了声“老客”

,还拱了拱手打招呼。

那人才起身回礼,他穿着青绢长衫,戴着瓦楞帽子,看起来像个做生意的。

两人互相行礼后坐下,匡人先开口问对方是哪里人、贵姓。

这人说自己姓景,家住在五十里外的地方,在省城开了家店,这次是去店里检查账目,因为没船才在这住一晚。

景客人看到匡人戴着秀才头巾,也问起他的情况,匡人就说了自己姓匡名,是乐清人,这次也是要去省城,但是没船可坐。

景客人一听,说明天可以一起上船,随后两人各自休息。

第二天一早,两人就一起上了船,还合租了一个船头的舱位(这叫头等舱吗?)。

两人放好行李后,景客人又拿出书来看。

一开始匡人还不好意思问,只是偷偷瞄了一眼,现书上画了好多圈圈点点,像是诗词一类的书。

上午吃完饭,景客人又把书拿出来看,看一会儿就闲坐着喝茶。

匡人忍不住问:“您说在省城开店,开的是什么店呀?”

景客人说开的是头巾店。

匡人更纳闷了:“您开店做生意,怎么还看这种书呢?”

景客人笑着说:“看书这种事可不是只有秀才才会干哦!

杭州城里好多有名的文人,他们都不钻研八股文。

不瞒你说,我叫景兰江,不少诗选上都收录过我的诗,都二十多年了。

那些中过科举的老先生,只要来杭州,都爱跟我们一起作诗唱和。”

趁着说话的空隙,景兰江就在船舱里打开了箱子,拿出几十张写着诗的纸递给匡人,还说:“这些就是我写的诗,还得请你指点指点。”

匡人觉得自己刚才的话冒失了,有点不好意思,就接过诗来,虽然看不懂,却假装认真看完,还胡乱夸赞了一番。

景兰江又问匡人是哪位学政主考让他中了秀才,匡人说是新任的学政大人。

景兰江一听来了兴致,说新学政和湖州的鲁老先生是同科进士,鲁老先生还是自己的诗友,还聊起以前一起作诗聚会的朋友,像杨执中、权勿用、嘉兴蘧太守的孙子蘧駪夫,还有娄中堂家的三公子、四公子,都是文友,还有个叫牛布衣的朋友,可惜一直没机会见面。

匡人听他说了这么多文人,就问:“杭州文瀚楼那个选书的马二先生,叫马静的,您认识吗?”

景兰江撇了撇嘴说:“那是写八股应试文章的,虽然认识,但不算同路人。

实话说,杭州城里真正的文人圈子,可没有他们这一派。

不过有几个和我志趣相投的朋友,等你到了省城,倒是可以介绍你们认识认识。”

匡人听了,心里暗暗吃惊。

两人一路就聊到了断河头,等船快要靠岸时,两人正要搬行李,景兰江站在船头,就看见岸边停着一乘轿子,轿子里下来一个人,头戴秀才头巾,穿着宝蓝色长衫,手里摇着白纸诗扇,扇柄上还挂着个象牙印章,后面还跟着个背药箱的仆人。

这人正要进旁边的屋子,景兰江赶紧大声喊到:“赵雪斋兄,好久不见呐!

你这是要去哪?”

目录
最新其它小说小说: 人在截教,瘟神吕岳人在木叶:从秽土转生归来开始尸魂界的咸鱼队长高岭之花暖被窝,重生后我做渣男小舅妈总裁的契约小逃妻表姑娘出嫁当夜,疯批首辅强取豪夺路人男主的逆袭奥特曼之黑暗之王僵尸:开局抽到火眼金睛四合院:重生之完美人生海贼王之我能炸翻红土大陆网游舰队之神级大佬人在妖尾:非常抱歉,我确实是幕后黑手综漫二次元从Campione开始穿越万界古代西瓜卖出了天价发家全靠它重生后我想撮合老婆和白月光致富我在冷宫遛鸟,权倾天下了?庶女错承恩,误惹太子缠上身开局抄家,姐姐抢着去流放想吃我绝户?改嫁摄政王杀你全家
全球末日:我被虚拟女友奉为神灵开局被曝假世子,我当场就职皇帝刚成储君,废太子逆袭系统什么鬼我功德无量,娘子是妖又何妨能之境界昭娇剑来:开局骊珠洞天,福缘遍地!星海赶潮儿皇妾咸鱼日常有请小师弟皇兄,该让位了大国院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