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搜神记十二(第1/2 页)
天有五种气,万物靠这五种气生成:木气纯净就生出仁爱,火气纯净就生出礼仪,金气纯净就生出道义,水气纯净就生出智慧,土气纯净就生出思虑——五种气都纯粹,就是具备了圣人的品德。
木气浑浊就使人软弱,火气浑浊就使人放纵,金气浑浊就使人残暴,水气浑浊就使人贪婪,土气浑浊就使人愚钝——五种气都浑浊,就是地位低下的人。
中原地区多圣人,是因为这里是祥和之气交汇的地方;偏远之地多怪异之物,是因为那里是特殊之气产生的地方。
要是承受了某种气,一定有对应的形态;要是有某种形态,一定生出对应的本性。
所以吃谷物的人聪明且懂礼仪,吃草的动物力气大却愚笨,吃桑叶的蚕能吐丝最后变成飞蛾,吃肉的动物勇猛又凶悍,靠泥土生存的生物没有心脏却能不停活动,靠气息生存的人神通且长寿,不用进食的人能长生成为神仙。
大腰这类动物没有雄性,细腰这类动物没有雌性;没有雄性的就靠外界交配,没有雌性的就靠外界孕育。
经过三次变化的虫子,先怀孕再交配;雌雄同体的野兽,自己就能当公也能当母。
寄生草依附高大的树木,女萝缠绕着茯苓生长;树木扎根在土里,浮萍生长在水中;鸟类在空中飞翔,野兽在地上奔跑;虫子藏在土里冬眠,鱼儿潜在深水里栖息。
源于上天的生物亲近高处,源于大地的生物亲近低处,源于四季的生物亲近周围环境——都是各自遵循同类的特性。
活了千年的野鸡,跳进海里会变成大蛤蜊;活了百年的麻雀,跳进海里会变成小蛤蜊;活了千年的龟和鳖,能跟人说话;活了千年的狐狸,能变成美女;活了千年的蛇,断了身体还能接上;活了百年的老鼠,能帮人占卜——这是寿命到了极致的变化。
春分那天,老鹰会变成斑鸠;秋分那天,斑鸠会变成老鹰——这是顺应时节的变化。
所以腐烂的草变成萤火虫,枯萎的芦苇变成蟋蟀,稻谷变成小飞虫,麦子变成蝴蝶;这些生物长出翅膀、长出眼睛,有了心智——这是从没有知觉变成有知觉,是气生了改变。
仙鹤变成獐子,蟋蟀变成虾——没有失去血气,只是形态和本性变了。
像这样的情况,多得说不完。
顺应变化而行动,就是遵循常理;要是违背了规律,就会出现灾祸。
所以身体下半部分长在上面、上半部分长在下面,是气逆乱的结果;人生出野兽、野兽生出人,是气混乱的结果;男人变成女人、女人变成男人,是气错乱的结果。
鲁国的牛哀得了病,七天后变成老虎,身体形态改变,长出了爪子和牙齿。
他的哥哥开门进去,被他扑过来吃掉了。
当他还是人时,不知道自己会变成老虎;变成老虎后,也不记得自己曾经是人。
晋朝太康年间,陈留郡的阮士瑀被毒蛇咬伤,忍不住疼痛,多次去闻伤口,后来鼻子里竟然长出两条小蛇。
元康年间,历阳县的纪元载客人吃了路边的乌龟,之后肚子里长了肿块,医生用药治疗,他排出了几升小乌龟,像小钱那么大,头、脚、壳都齐全,龟甲上的花纹也都有,只是因为中了药已经死了。
夫妻之间没有孕育的气,鼻子不是孕育胎儿的地方,食道不是容纳活物的器官——从这些事来看,万物的生死和变化,要是没有通达神明的思考能力,就算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也不知道这些事是怎么来的。
不过腐烂的草变成萤火虫,是因为腐烂;麦子变成蝴蝶,是因为潮湿。
这么说,万物的变化都有原因。
农夫阻止麦子变化,会用灰浸泡;圣人治理万物的变化,会用道义辅助——是这样吗?还是不是这样呢?
季桓子挖井时,挖出一个像陶缸的东西,里面有只羊。
他派人问孔子,故意说“我挖井挖到狗,这是怎么回事?”
孔子说:“据我所知,那是羊。
我听说:木头石头里的精怪叫夔、魍魉,水里的精怪叫龙、罔象,土里的精怪叫贲羊。”
《夏鼎志》记载:“罔象像三岁小孩,红眼睛、黑皮肤,大耳朵、长胳膊,红爪子,用绳子绑住它,就能吃它的肉。”
王子说:“木头的精怪叫游光,金属的精怪叫清明。”
晋惠帝元康年间,吴郡娄县的怀瑶家,突然听到地下有狗叫声隐隐传来。
查看声音出的地方,地上有个小洞,像蚯蚓洞那么大。
怀瑶用拐杖往里捅,捅了几尺深,感觉碰到了东西。
挖开一看,是两只小狗,一公一母,眼睛还没睁开,体型比普通小狗大。
怀瑶喂它们吃东西,邻居们都来围观。
长辈有人说:“这叫‘犀犬’,得到它的人家会富贵兴旺,应该养着。”
怀瑶因为小狗眼睛没睁开,把它们放回洞里,用磨盘盖住。
过了一晚再打开看,洞周围没有缝隙,小狗也不见了。
怀瑶家多年都没遭遇灾祸。
到了太兴年间,吴郡太守张懋听到书房床底下有狗叫,却找不到狗。
不久后地面裂开,露出两只小狗,他把小狗养起来,结果都死了。
后来张懋被吴兴的士兵沈充杀了。
《尸子》记载:“地下有狗,名叫‘地狼’;地下有人,名叫‘无伤’。”
《夏鼎志》记载:“挖地挖到狗,名叫‘贾’;挖地挖到小猪,名叫‘邪’;挖地挖到人像,名叫‘聚’——‘聚’就是无伤。”
这些都是自然存在的事物,别当成鬼神怪物。
这么说,“贾”
和“地狼”
名字不同,其实是同一种东西。
《淮南万毕术》记载:“千年的羊肝,会变成地神;蟾蜍吃到茭白,死的时候会变成鹌鹑。”
这些都是因为气的变化相互感应形成的。
吴国的诸葛恪担任丹阳太守时,曾出去打猎。
在两座山之间,看到一个像小孩的东西,伸手想拉人。
诸葛恪让它伸手,然后把它拉到原来的地方之外。
这东西一离开原来的地方就死了。
后来部下问原因,以为是神明。
诸葛恪说:“这事在《白泽图》里有记载:‘两座山之间,有一种精怪像小孩,看到人就伸手想拉,名叫“傒囊”
,把它拉到原来的地方之外,它就会死。
’别把它当成神明觉得奇怪,你们只是碰巧没见过而已。”
王莽建国四年,池阳县出现小人影,高一尺多,有的坐车,有的走路,手里拿着各种东西,东西的大小和他们的体型相称,过了三天才消失。
王莽很厌恶这件事。
之后盗贼越来越多,王莽最终被杀死。
《管子》记载:“干涸的沼泽过了几百年,山谷不迁移、水源不断绝的地方,会生出‘庆忌’。
‘庆忌’的样子像人,高四寸,穿黄衣服、戴黄帽子、撑黄伞,骑小马,喜欢快奔跑,喊它的名字,能让它去千里之外,一天内回来报告消息。”
这么说,池阳县的小人影,或许就是“庆忌”
。
《管子》还说:“干涸的小水域里的精怪,叫‘蚳’。
‘蚳’长着一个头、两个身体,样子像蛇,长八尺,喊它的名字,能让它帮忙捕捉鱼和鳖。”
晋朝时,扶风郡的杨道和夏天在田里干活,遇到下雨,就躲到桑树下。
这时霹雳往下劈,杨道和用锄头格挡,打断了霹雳里精怪的腿,精怪掉到地上,没法逃走。
这精怪嘴唇像朱砂一样红,眼睛像镜子一样亮,头上的角和身上的毛长三寸,其他部位像家畜,头却像猕猴。
秦朝时,南方有“落头民”
,他们的头能飞。
这类人聚集的地方有祭祀活动,名叫“虫落”
,所以他们也叫这个名字。
吴国时,将军朱桓得到一个婢女,每天晚上睡下后,头就会飞出去,有的从狗洞飞,有的从天窗飞,用耳朵当翅膀,快天亮时再飞回来。
这种情况生了好几次,身边的人觉得奇怪,晚上点灯查看,只见婢女只有身体没有头,身体有点凉,还有微弱的气息。
于是用被子把她的身体盖住。
到了天亮,婢女的头飞回来,被被子挡住没法回到脖子上,掉在地上两三次,出忧愁的叫声,身体气息急促,像要死去一样。
人们掀开被子,头才重新回到脖子上,过了一会儿,婢女就恢复正常了。
朱桓觉得这太怪异,不敢留着她,就把她放走了。
后来仔细打听,才知道这是“落头民”
的天性。
当时去南方征讨的大将,也常常抓到这样的人。
还有人曾用铜盘盖住婢女的身体,头飞回来进不去,婢女最终死了。
长江、汉水一带,有“?人”
,他们的祖先是廪君的后代,能变成老虎。
长沙郡所属的蛮县东边高山上的居民,曾做了陷阱捕虎,陷阱触后,第二天众人一起去捉虎,却看见一个亭长,戴着红头巾、大帽子,坐在陷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