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盛宴前的盘算(第1/2 页)
寿春被围的急报,如同一块投入看似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天下有心的诸侯心中激荡起层层涟漪,涟漪之下,是深藏的算计与涌动的暗流。
其中,反应最为敏锐、心思最为复杂的,莫过于已鲸吞豫州大片膏腴之地、正志得意满的曹操,与坐镇关中、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吕布。
兖州,鄄城。
司空府书房。
曹操背对着那幅标注着最新势力变化的巨大舆图,手指无意识地在坚硬的紫檀木案几上缓慢而规律地敲击,出笃笃的轻响。
荀彧与郭嘉静立在下,目光低垂,等待着这位雄主的最终决断。
“孙伯符……动作竟是如此迅烈,真如猛虎出柙,竟真将袁公路逼到了这步绝境。”
曹操的声音平稳,听不出太多情绪的起伏,仿佛在陈述一件与己无关的事实,“寿春如今已成孤城,内有惶惶不可终日的僭越之君,外无誓死效命的可用之兵,城破,恐怕只是时间问题了。
文若,奉孝,你们看……我兖州大军,是否该南下,去这场盛宴中,分一杯羹?”
荀彧闻言,上前一步,神色恭谨而谨慎,缓缓道:“明公,我军新得汝南,陈国、梁国之地广人稠,尚需时间安抚士民,整饬吏治,编练新军,此时若再劳师远征,兵淮南,恐导致兵力分散,后勤补给线拉长,困难重重。
况且,孙策乃攻城之主力,锐气正盛,视寿春为禁脔。
我军若至,立场颇为尴尬,是助战?还是争功?若分寸拿捏不当,恐与孙策,乃至其背后若隐若现的吕布,生出嫌隙龃龉,于我不利。”
一旁的郭嘉却忽然轻笑一声,那笑声中带着几分洞悉世情的玩味与不羁:“文若兄所虑,自是老成持重,谋国之言。
然则,在嘉看来,此等群雄瞩目之‘盛会’,我辈若只是隔岸观火,缺席不至,岂非太过可惜?”
他步履闲适地走到舆图前,伸出略显苍白的手指,虚虚点向寿春的位置,语气变得意味深长,“明公可曾想过,那方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之物……此刻,或许就在那孤城之中。”
“玉玺”
二字,如同带有魔力,瞬间让曹操眼中爆出难以掩饰的炽热精光。
传国玉玺,这代表天命所归、至高皇权的象征,其蕴含的政治诱惑力,对于胸怀天下、志在九五的枭雄而言,堪称无可抗拒。
郭嘉见曹操意动,继续不紧不慢地剖析:“我军确不必大举南下,空耗实力。
但可派遣一员机敏善战之将,率领一支精锐轻骑,星夜疾驰,抵达寿春外围。
不必急于参与惨烈的攻城战,只作‘观战’与‘策应’之姿态,游离于主战场边缘。
若孙策攻城顺利,势如破竹,我军便乐得作壁上观,白赚一个声援讨逆之名,示好于孙策;若其攻城遇挫,顿兵坚城之下,或是城破之后,局势陷入混乱,各方争夺……届时,我军这支奇兵,便可伺机而动,火中取栗。
其目标,不必是寿春这座大城本身,而是……”
他的手指在寿春周边区域灵活地划动,“那些溃散奔逃的袁术军残部,城中遗落的巨额财货辎重,乃至……某些可能在意料之外、混乱之中‘意外’流落出来的特殊物件。”
曹操闻言,抚掌大笑,声震屋瓦:“知我者,奉孝也!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进退自如,妙哉!
好,就依奉孝此计!
即刻传令,命夏侯妙才率领五千最精锐的轻骑,多备弓马,少带辎重,即刻出,驰援寿春……战场!”
他特意在最后两个字上加重了语气,眼中闪烁的,全是属于乱世奸雄的深沉算计与志在必得。
长安城,温侯府密室。
吕布收到的前线情报更为详尽周密,其中还附有贾诩亲笔书写的局势分析与策略建议。
“文和,看来袁术伪仲氏的这番闹剧,是真的要到头了,气数已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