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惊鸿岭的请君入瓮(第1/2 页)
天蚕软甲贴身穿着,冰凉而柔软,却像有千钧之重,压得我有些喘不过气。
我坐在前往惊鸿岭的马车里,透过纱帘的缝隙,看着外面那条由禁军、仪仗和王公贵族的华丽车驾组成的、望不到尽头的长龙。
这是皇家秋猎的队伍,普天之下最尊贵的一群人,正浩浩荡荡地驶向一场精心布置的盛大杀局。
而我,怀揣着执棋人交付性命的遗物,亦是这杀局中最关键的一环。
我的指尖无意识地隔着衣料,描摹着软甲上细密的纹路。
这件来自先皇后的唯一遗物,此刻正忠实地护着我的心脉。
可我心中那份因幕玄辰的古怪行为而起的巨大疑惑,却丝毫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愈演愈烈。
他究竟想做什么?这个问题像一根刺,深深扎在我心里。
可眼下的局势,却不容我分心去深究。
惊鸿岭位于京郊百里之外,地势险峻,林深如海。
这里是皇家专属的围场,平日里戒备森严,此刻更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金吾卫的旗帜迎风招展,肃杀之气弥漫在山林之间。
各路人马陆续抵达,平日里在朝堂上针锋相对的王公大臣们,此刻都换上了劲装,带着各自的亲卫家仆,在指定的区域安营扎寨。
营帐连绵,旌旗蔽日,看似一派热闹祥和的景象,空气中却弥漫着一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绷感。
每个人都在笑,但那笑意从未抵达眼底。
每个人都在高声寒暄,但那话语里的试探与机锋,比林中的猎物更加危险。
我们散播出去的“第三块星石现世于惊鸿岭深处”
的消息,早已像无形的风,吹遍了京城的每一个角落。
此刻,在这片即将染血的猎场上,这阵风变成了看得见的旋涡。
我能清晰地感觉到,那些王公贵族们在故作镇定的表象之下,投向围场深处那片未知密林的贪婪目光。
星石,长生,权柄。
这是足以让任何人疯狂的诱饵。
而我们真正的目标,这盘棋局的另一位主角——当朝太后,在万众瞩目之下,姗姗来迟。
她的凤驾在一片山呼万岁声中,停在了营地的最中心。
那顶用金丝楠木打造、四周垂着明黄色帷幔的巨大帐篷,如同一座小型的宫殿,彰显着她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尊贵。
然而,真正让我心头一凛的,不是她的排场,而是护卫在她凤驾旁的那一队人马。
那是一支大约百人的队伍,与周围衣甲鲜明的金吾卫格格不入。
他们从头到脚都包裹在通体漆黑的甲胄之中,连面部都覆着狰狞的鬼面护甲,只露出一双双毫无感情、宛如深渊的眼睛。
他们胯下的战马同样披着黑甲,安静得诡异。
整支队伍悄无声息,仿佛不是活人,而是来自幽冥的鬼卒,身上散出的阴冷气息,让周围喧嚣的空气都为之凝固。
我的心脏猛地一缩。
即便是前世,我也从未见过太后身边有这样一支队伍。
这是她藏在暗处的底牌,是她敢于在这场秋猎中与手握兵权的太子正面抗衡的底气所在。
我下意识地看向不远处,幕玄辰的营帐。
他似乎也注意到了这支“玄甲卫”
,隔着遥遥的人群,我能感觉到他投向那边的目光,如出鞘的利剑般冰冷锐利。
我们都明白,这次的对手,比想象中还要棘手。
请君入瓮的大网已经拉开,但瓮中的究竟是猎物,还是会反噬的猛兽,尚是未知之数。
围猎正式开始前的午宴上,气氛更是诡异到了极点。
夏帝高坐主位,意兴阑珊。
太后凤仪万千,笑得慈爱和煦。
幕玄辰面沉如水,不动如山。
而被禁足的大皇子并未前来,他的缺席,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控诉。
我就站在幕玄辰身后不远处,以格物坊女史的身份,负责讲解此次为秋猎新制的几样诸如“千里镜”
、“响箭”
之类的小玩意儿。
我的位置很巧妙,既能观察到全局,又不会过分引人注目。
然而,麻烦总是不请自来。
就在我以为可以安然度过这场暗流汹涌的午宴时,一个阴柔尖细的声音,划破了虚假的和谐。
“太后娘娘有旨,宣格物坊秦女史觐见——”
传旨的,是太后身边最得宠的总管太监,刘成。
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或明或暗,或惊或疑,全都聚焦在了我的身上。
我能感觉到背后传来一道极其锐利的视线,那是幕玄辰的。
在众目睽睽之下,我无法拒绝。
我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垂眸敛眉,缓步走出人群,来到太后那极尽奢华的席位前,恭敬地跪下。
“奴婢秦阿九,叩见太后娘娘,娘娘千岁金安。”
“抬起头来,让哀家好好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