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清泉浊流(第1/2 页)
金鼎大厦如同钢铁巨人般矗立在省城的夜色中,顶层的“清泉会”
灯火通明,却透着一股生人勿近的冷冽。
沈青云孤身赴会,李卫国带领的外围策应小组已如幽灵般散落在周边街区,严密监控着每一个出入口和异常动静。
他的衣领下,藏着一枚经过特殊处理、难以被常规设备探测到的微型录音射器。
电梯直达顶层,门开处,并非预想中的金碧辉煌,而是一处极富禅意的玄关。
白砂铺地,缀以石组,一盏孤灯映照着一幅墨迹淋漓的“静”
字。
一位身着素色旗袍、气质清冷的女子静立等候,微微躬身:“沈书记,请随我来。”
穿过曲折的回廊,两侧是独立的包厢,门扉紧闭,听不到丝毫声响,仿佛整个空间都被某种无形的力量隔绝。
女子将沈青云引至最深处一扇对开的木门前,轻叩两声,随即推开。
包厢内,格局开阔,装饰典雅,昂贵的红木家具,博古架上陈列着古玩,墙上挂着名家字画。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和陈年普洱的醇厚气息。
主位上坐着的,并非预想中的吴天雄背后那位“大人物”
,而是他在党校的同学,省委办公厅的刘志远!
刘志远一身休闲中式打扮,正悠闲地烫洗着茶具,见到沈青云,脸上露出热情而恰到好处的笑容:“青云来了!
快请坐!
知道你忙,难得请你出来放松一下,尝尝我刚得的‘老班章’。”
他身边,还坐着两人。
一位是永昌集团的刘董,另一位,则让沈青云眼角微不可察地一缩——竟是清源县称病避世的县长,罗文斌!
罗文斌见到沈青云,脸上闪过一丝尴尬,随即强挤出笑容:“沈书记。”
刘董则起身,热情地伸出手:“沈书记,又见面了,真是缘分啊!”
沈青云心中瞬间明了。
这不是简单的鸿门宴,这是一场精心编排的“局”
。
刘志远坐镇中央,罗文斌在场表明清源内部压力依旧,刘董代表商界势力,三者结合,软硬兼施的意味再明显不过。
沈青云坦然落座,神色平静:“刘秘书好雅兴,罗县长身体无恙了?刘董也在,真是巧。”
刘志远熟练地分茶,动作行云流水:“都是自己人,文斌县长也是关心县里工作,特意过来一起聊聊。
青云啊,你在清源,动静搞得确实不小。
吴天雄那个人,做事是毛糙了些,有问题,该查查,该办办,我们坚决支持。”
他话锋一转,将一盏茶推到沈青云面前,语气变得推心置腹:“但是呢,凡事总要有个度。
鼎峰牵扯面广,背后是几百上千人的饭碗,还有省里市里好不容易营造起来的投资环境。
一棍子打死,容易引连锁反应啊。
上面有些领导,对此也很关注。”
罗文斌连忙接话,带着几分“苦口婆心”
:“是啊,沈书记。
我之前也是急于展,考虑不周。
但现在吴天雄也抓了,气也出了,是不是可以适当收手?集中精力搞展才是正题。
有些问题,内部消化处理,对清源的稳定最有利。”
刘董笑着补充:“沈书记,我们永昌集团一直很看好清源的未来,也愿意参与灾后重建和后续展。
只要环境稳定,我们可以投入更多资源,帮助清源快走上正轨。
之前可能有些误会,说开了就好。”
三人一唱一和,一个红脸,一个白脸,一个敲边鼓。
压力层层递进,既有来自上层的暗示,又有来自同僚的“劝解”
,还有来自资本的“利诱”
。
核心意思只有一个:停止深入调查,到此为止。
沈青云静静听着,指尖摩挲着温热的茶杯,没有喝。
待到他们说完,他才抬眼,目光平静地扫过三人:“刘秘书,罗县长,刘董。
清源的展,需要的是法治和规矩,不是妥协和交易。
鼎峰的问题,不是毛糙,是涉嫌严重违法犯罪。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经济纠纷,而是关乎社会公平正义,关乎党纪国法尊严的原则问题。”
他语气不急不缓,却字字千钧:“几百上千人的饭碗,不能建立在违法乱纪和损害更多人利益的基础上。
投资环境,更需要法律来保障,而不是靠掩盖问题来维持虚假繁荣。
至于领导关注……”
他微微停顿,看向刘志远:“我相信,任何一位秉持公心的领导,都不会允许违法犯罪行为披着展的外衣大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