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风波再起与铁腕回击(第1/2 页)
“皇朝夜总会”
的突击清查行动,如同一块投入看似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迅扩散,引了山城政商两界暗流汹涌的连锁反应。
沈青云的强硬姿态,打破了某些领域长期存在的“默契”
与“平衡”
。
行动结束后的第二天,各种形式的“关切”
便接踵而至。
先打来电话的是市政府分管商贸的副市长,语气看似随意:“青云同志,听说昨晚治安支队有个大行动?力度不小啊。
‘皇朝’那边是咱们市的纳税大户,也是招商引资的一个窗口,处理的时候……是不是可以更灵活一些,注意保护民营企业的积极性嘛。”
紧接着,市人大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主任也亲自致电,语重心长:“小沈啊,刚来就雷厉风行,有魄力!
不过,山城情况复杂,有些事牵一而动全身。
‘金鼎’的钱总,为人还是识大体的,每年慈善也没少做。
是不是以批评教育、整改为主?真要一棍子打死,恐怕会影响不好啊。”
甚至省里某位退下来的老领导,也通过秘书辗转表达了“关注”
,提醒要注意“维护山城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
。
面对这些或委婉或直接的“关切”
,沈青云始终保持着礼貌与克制,但原则立场寸步不让。
他对那位副市长说:“市长,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正是为了保护最广大守法企业的公平竞争环境,这才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如果因为它是‘大户’就网开一面,那才是对法治和公平最大的伤害。”
他对老主任回应:“老领导,感谢您的提醒。
但我们公安执法,只看事实和法律。
如果‘金鼎’确实存在问题,那就必须依法处理;如果他们是清白的,法律自然会还他们公道。
慈善不能成为违法的挡箭牌。”
对于省里的“关注”
,他通过正式渠道汇报了行动的法律依据和初步战果,强调了市委市政府打击犯罪、净化社会风气的坚定决心。
所有这些通话和接触,沈青云都让秘书做了详细记录。
他知道,这些“关切”
本身,就是某种证据链的组成部分。
“金鼎集团”
显然不会坐以待毙。
一方面,他们动用其掌控的媒体资源,开始营造舆论。
一些网络大v和本地自媒体开始表“深度文章”
,描绘“金鼎集团”
作为本土企业家的“创业艰辛”
与“社会贡献”
,暗指警方行动是“选择性执法”
、“破坏营商环境”
,甚至影射沈青云这位“空降干部”
是为了“捞取政治资本”
。
另一方面,他们聘请了山城乃至全省最顶尖的律师团队,对“皇朝夜总会”
案件的处理程序提出种种质疑,纠缠于细节,试图将案件拖入漫长的法律拉锯战。
那位钱总经理在被拘留24小时后,因证据暂时不足以刑事立案,被依法变更为行政处理。
出来后,他面对媒体镜头,一脸“委屈”
,声称“配合调查是公民义务”
,但坚信“法律会还我们清白”
。
面对舆论攻势,沈青云指示宣传部门,继续坚持“用事实说话”
。
他让治安支队整理出近三年来针对“皇朝夜总会”
的群众举报记录和历次检查现的问题(多数被“协调”
解决),选择适当时机,以合适方式向社会披露部分内容,揭示其并非“无辜”
。
同时,网安部门加大对造谣传谣行为的查处力度。
对于法律纠缠,他要求法制支队和办案单位,必须确保每一个执法环节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
“让他们挑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