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证据?马上就来!(第1/2 页)
“补偿?”
王姒心下一动,脸上却做出了“本该如此”的神情。
她点点头,轻声道:“母亲带着我,先是在国公府,随后又会去大学士府,都是富贵至极的好住处。”
“我们在京城,吃得好住得好,还有尊贵的身份,哥哥姐姐们却在边城吃沙子、服苦役。”
王姒一边说着,一边深深地看着赵氏:“不说母亲您了,就是我,也于心不忍。”
“他们确实有言行不当的地方,对母亲,亦有误会——”
王姒非常懂得说话的艺术,直接把王之礼、王之义两兄弟的叉烧行为,以及王娇的没良心、爱作死,说成了“误会”。
赵氏这个因着慈母心肠,而本能地对子女有所牵挂的人,听了王姒的话,都忍不住地抿了抿嘴唇。
误会?
是误会吗?
不!
赵氏心里很清楚,她的三个儿女,对她早已生了怨怼。
不是误会,而是他们……赵氏作为母亲,不好说自己亲生的儿女不孝、没良心。
一次次地被伤害,赵氏早已明白,她的三个儿女,并不是纯善、孝顺的人。
只因为赵氏有一两件事做得不合他们的心意,他们就抹杀了她的生恩、养恩。
卫国公府派去保护他们的护卫,已经顺利回京。
赵氏得到消息后,亲自把人叫到了海棠院,仔细问询几个孩子的情况。
护卫们起初还能客观、如实的讲述。
但说到后面,也就是柳无恙被“扶正”后,王庸以及三个儿女们的表现,护卫就有些为难了。
他们欲言又止!
他们难以启齿!
他们真怕说出事实,会让自家姑奶奶伤心、难过。
看到护卫们的神情,赵氏都不必听他们的话,就已经明白了。
不过,护卫们还是开口说了。
他们尽量委婉,但那么扎心的事实再怎么美化,也依然是令人伤怀的:
王娇早已认柳氏为“母亲”。
王之礼、王之义兄弟两个起初还能保持着所谓侯府少爷的骄傲,根本不愿向柳氏一个侍妾低头。
但,很快,柳氏利用医术,给王庸弄了个差使。
而这个时间,卫国公府的护卫们正拿着世子赵昶的拜帖去了折家。
卫国公和赵昶的意思都很明确,他们会帮着王家兄弟在边城立足,却不会那么便宜。
他们还想让两兄弟吃些苦头,有了教训,他们才会明白赵氏、以及卫国公府对他们的恩情,到底有多大。
护卫们如实转达了主子们的意思,折家与卫国公府有些交情,又有王姒“救命”的恩情,便答应了卫国公父子的要求——
他们会照拂王家兄弟,但不会立刻就去。
过个十天半个月,让他们知道边城流人的艰辛,再给他们这份“惊喜”。
王之礼、王之义却不知道外祖父、舅舅的想法,他们去护城河挖了几天河堤,就有些受不住。
但,当初赵氏给他们的银子,早就在路上花完了。
他们根本无法用钱去买通关系。
正巧家里就有个王庸,靠着柳氏,摆脱了做苦役的日子,王家兄弟俩,便顿时有了想法。
他们开始承认柳无恙“继母”的身份,虽然第一声“母亲”喊得十分别扭,可到底喊了出来。
柳无恙:……赵晚啊赵晚,你这是啥倒霉的前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