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视死如归免费阅读 > 第20章 王小仙不拜师

第20章 王小仙不拜师(第1/2 页)

目录

第20章王小仙不拜师(第1/2页)

只能说,一切都是意外,又其实一切又都在情理之中。

王小仙总觉得王小虎笨,至少是很弱,绝对做不了策论,所以至少短期之内绝对考不上进士,但其实这是一种哥哥对傻弟弟很深的误解。

事实上王小虎基本已经具备了考取传统明经的能力,相比于进士,差的也就是见识而已,明经和进士的最大区别也就在于见识,

然而王小虎作为王小仙的弟弟从小到大其实一直都是王小仙在辅导他学习,自然也是很容易就被王小仙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的。

之所以感觉上和进士还差了好多,其一是在于他不太会做文章,对历届考题也不熟,因为王小仙从没想过让他考进士,自然也没给他看过历届考题,但其实只要让他看一看历届考题,以及历届的一甲文章,其实写文章学起来真的也不算难。

北宋科举,尤其是欧阳修改革之后的科举是重策论而轻经义的,文章的格式,引用的典故,还真就不是最重要的,说白了,编都行。

据说苏轼考试的时候所引用的典故欧阳修就不知道是出自何处,但这依然不影响他在文章上给了苏轼第二名的好成绩。

说白了你引用一个谁都不知道的典故,这和编一个典故能有多大区别?

之所以汉唐以及先秦时期会留下那么多的成语故事,那么多典故,很可能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是这些北宋考生在考试的时候编的。

这玩意和华某顿砍樱桃树,牛顿被苹果砸,爱迪生巧用镜子反光救母,爱因斯坦小时候数学不及格,瓦特烧热水发明了蒸汽机,这些假典故没什么本质的区别。

其二是在于不了解朝廷的政治决策机制和政策执行流程,这也是绝大多数明经和进士的根本区别。

然而这在王安石看来却也着实不是什么大事,在他身边跟一段时间,自然也就会了,更何况王小仙还是九品主簿,相当于是政策执行的底层了。

其实其三,在王安石看来才是明经想要成为进士,最最关键的一点:独特而且有用的政治见解。

说起来虚,但其实这是很实在的,因为在老王看来其实绝大多数能够考上进士的,这一方面做的也不怎么好,或者说是远远的不够好。

王安石本身就是改革派,亦或者说这位中年大叔骨子里的底色其实是个激进青年,并不喜欢太保守,萧规曹随的文章,

在他看来大多数的进士所写的策论文章其实都不过是变着法的给上边唱赞歌,亦或者只是单纯的从仁德等方面说一些绝对正确的废话罢了。

缺少思想,也就没有灵魂。

而王小虎由于是王小仙教出来的,在老王看来他前两条虽然确实有所不足,但追赶起来也不是多大的事儿,这王小虎今年还不到二十,连表字都还没取呢,有的是时间去学习。

唯独这最后一条,独特的政治见解,在王安石与他交谈沟通之后,却是居然还有了茅塞顿开之感。

这少年腹中有物啊!甚至有些观点连他都觉得很受启发,将来变法的时候可以借鉴。

这,在王安石看来就已经有了做他学生的资格。

本来,他这一次来主要是想收王小仙作为亲传弟子的,不成想居然还有了意外收获,先收了他的弟弟王小虎。

弟弟都如此了得,更何况是兄长了呢?

再看这王小仙的时候,王安石也是一样越看,越觉得无比满意了。

王小仙则是真的懵了。

却见自家的父母,一个劲的对王安石在千恩万谢,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甚至是母亲高兴得眼泪都流下来了,他则是脑瓜子都嗡嗡。

【坏了,既然王小虎做了他的徒弟,那么在外人看来,至少在江宁城这些人看来,我岂不是也成了他王安石的人了?我岂不是也是有了靠山了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0章王小仙不拜师(第2/2页)

再说其实稍微多想一点就一定知道,王安石肯收王小虎,一定是因为他王小仙的缘故,不然呢?王小虎他何德何能呢?

目录
最新都市言情小说: 回到明朝当皇帝开局截胡诸葛亮,皇叔对不住了!凤凰展翅今天萧瑀被贬了吗?大唐:武神朋友圈三国:开局劝刘备夺取江东大唐:帝王霸业流华录综穿:舰长你的船又爆了乱世荒年:每日情报,粮肉满仓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我的房间通大明新王伦新梁山天才模拟器,你怎么知道我不是天才吾乃崇祯,续命大明科举状元郎:从书童开始逆袭三国从颍川开始逐鹿九州跟亡夫长兄借子后最强驸马,江山美人我都要
都叛出宗门了,谁还惯着你们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相错亦是缘衔珠大宋有喷子废太子的早死原配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命师从三皇五帝到末代皇帝盛唐:开局忽悠李世民改命兵王五金店开局全球追凶开局锦衣卫:从抄家开始无敌这个崇祯太过极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