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仙剑诀十二式(第1/2 页)
第一章总纲·诛仙本源考
蜀山七十二峰,云雾缭绕处藏剑踪,峰峦如剑指苍穹,孕万载剑炁。
《诛仙剑诀》作为蜀山镇派绝学,其源可追溯至太初年间——剑祖于紫霞峰观混沌初开,见清浊分离如剑划天地,忽有所悟,遂以自身元神为引,融天地浩然正气、阴阳五行之变、星辰运转之理,创此一十二式剑诀,旨在“以剑卫道,诛尽违逆”
。
剑祖曾在《诛仙秘录》中言:“诛仙者,非诛仙人,乃诛逆天、诛虚妄、诛心魔也。”
故此诀看似霸道,实则暗藏“守正”
之理。
修炼者需先修“剑心三境”
:初境“明剑”
,识剑之锋、悟剑之性;中境“明心”
,去贪嗔痴、守正念;高境“明道”
,知天地法则、顺大道流行。
三境缺一,则难窥剑诀真意,强行修炼易走火入魔。
一十二式剑诀,暗合“十二地支”
之数,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从“锋芒裂穹”
的“子”
位起,至“诛仙证道”
的“亥”
位终,每式皆有其对应的天地之气:子位藏惊雷之威,丑位含游龙之变,寅位纳星河之浩……修炼时需顺时而动,方能引动对应之力,事半功倍。
据《蜀山典籍》记载,此诀创成之初,剑祖曾以“诛仙证道”
一式劈开域外天魔之巢,使三界免遭涂炭。
然此式威力过于浩大,剑祖亦因此耗尽元神,化为蜀山主峰一块“剑祖岩”
,其魂融入七十二峰剑脉,成为后世修炼者的“剑心引”
——每当弟子修炼遇阻,静心感应岩中剑魂,便可得一丝指引。
第二章式诀详解·一十二式心法精要
第一式·锋芒裂穹(子位)
此式为剑诀之始,如子时惊雷破空,藏“破”
之理,旨在以绝对刚猛之势破开一切虚妄,直击敌之根本。
剑祖言:“万物初开,以锐破蒙,此式如盘古开天,需有一往无前之勇。”
心法口诀:“剑出惊鸿破九霄,锋芒直上刺穹霄。
罡气聚锋凝一点,虚妄尽碎见真苗。
心似磐石意如铁,力从脚起贯剑梢。
一式既出风云变,初显神威斩魔妖。”
修炼之法:
需于每月初一子时,在山巅引天雷罡气。
初练时,需站桩百日,使下盘如生根于地——双脚间距与肩同宽,屈膝沉腰,双手握剑于胸前,剑尖斜指苍穹,每日站足两个时辰,直至纹丝不动,任狂风暴雨亦难撼分毫。
桩功成后,方可练剑招:剑从腰间猛然刺出,需快如闪电,力透剑尖。
刺出时需同时引丹田之气上涌,经“气海”
“膻中”
“肩井”
三穴,贯于剑尖,口中喝“裂”
字,使剑尖与天地罡气共鸣,泛起寸许白光。
初时白光转瞬即逝,需反复练习,直至白光可凝而不散,刺向空中能引动细微雷鸣,方为小成。
大成之日,需于雷雨夜试剑:一剑刺出,可引天雷落于剑尖,随剑势劈向地面,炸出丈许深坑,坑中碎石皆带焦痕——此乃罡气与天雷相融之象。
此时再遇虚妄幻术,剑尖所指,幻象自破,敌之本体无所遁形。
第二式·万劫诛心(丑位)
丑为牛,藏隐忍之性,此式剑走游龙,如牛之盘桓,不重强攻,专以无形剑气侵敌心神,藏“蚀”
之理。
剑祖言:“最强之防,在心;最利之剑,在念。
此式以剑为媒,诛敌之念,使其不战自溃。”
心法口诀:“剑走游龙影千重,无形剑气透心宫。
不较力强与力弱,专诛妄念与骄容。
眼观六路耳听风,剑随心意化网笼。
一念动摇敌胆裂,万劫不复在其中。”
修炼之法:
需于月夜在竹林中修炼。
先练“听风辨影”
:闭目静立,听竹叶摩擦之声、风过竹梢之响,以剑划动,使剑光恰好斩落飘落的竹叶,却不伤及竹身。
此步需练至剑随声动,百百中,方可引气入剑。
引气时,需将剑气自“泥丸宫”
(眉心)引出——此为元神所居之处,剑气需纯粹无杂,随心意流转于剑身。
挥剑时,剑招需圆转不定,如游龙穿梭,使剑气脱离剑身,化为无形之网,笼罩周身三丈。
初时剑气微弱,仅能使蚊虫触网即坠;练至深处,可引剑气入鸟兽之身,使其心神大乱:飞鸟坠崖,走兽撞树,此为“诛心”
初成。
大成时,可于两军阵前试剑:剑招展开,无形剑气随目光所及蔓延,敌阵中胆小者会心神崩溃,跪地求饶;心术不正者会幻觉丛生,自相残杀。
此式之威,不在杀伤,而在瓦解敌之意志。
第三式·星河倒卷(寅位)
寅为虎,藏威猛之态,此式剑势如星河倾泻,似猛虎下山,铺天盖地,藏“缠”
之理。
剑祖言:“星辰运转,周而复始,此式取其轨迹,使敌如陷星轨旋涡,无处可逃。”
心法口诀:“剑势舒展接星河,万点寒芒落九天。
轨迹暗合星斗转,虚实相生难预研。
左划北斗右牵南,剑随身转如流川。
敌在阵中迷所向,一刺既出命归泉。”
修炼之法:
需先熟记二十八星宿方位,绘“星轨图”
贴于壁上,日夜观之,直至能以意念在脑海中勾勒星轨流转之景。
练剑时,需于星夜将剑招与星象对应:左剑仿北斗七星“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
之序,划弧七次;右剑效南斗六星“天府、天梁、天机、天同、天相、七杀”
之位,点刺六下。
剑势展开时,需使剑光如星辰闪烁,忽明忽暗,忽聚忽散——明为实招,暗为虚式,虚虚实实,令敌难辨。
初练时,可在地面以剑画星轨,每招需与图中轨迹分毫不差;熟练后,引星光入剑,使剑光泛星辉,剑势覆盖丈许之地,地面会留下淡金色星痕。
大成时,一剑展开,可引空中流云化为星河之状,随剑势倒卷,敌入其中,如坠迷宫,只能被动挨打。
第四式·阴阳逆乱(卯位)
卯为兔,藏阴阳交替之妙,此式剑分两极,刚柔并济,藏“逆”
之理。
剑祖言:“天地分阴阳,万物循其道,逆之则乱,此式以剑搅乱敌之阴阳,使其功体失衡。”
心法口诀:“一剑分作阴阳路,阳似烈日焚虚空,阴如寒冰锁地轴。
刚柔相济生灭力,敌身气血自翻涌。
左阳右阴交替走,阴阳相击乱其宗。
功体失衡难再守,剑到之处必建功。”
修炼之法:
需于晨昏交替时(卯时)修炼,此时阴阳之气交替,最易感悟两极之力。
晨时面向东方,引朝阳真火入左剑,使剑身泛红光,剑过处草木枯黄;昏时面向西方,纳太阴寒气入右剑,使剑身覆白霜,剑落处滴水成冰。
剑招需“左阳右阴,交替逆行”
:左剑刺出需迅猛炽烈,如烈日当空,逼得敌无法喘息;右剑劈下需沉缓酷寒,似寒冰封路,阻得敌进退两难。
两剑交替之间,需使阳火与阴寒在剑尖相撞,生“嗤嗤”
之声,冒出白气——此乃阴阳相击之象。
初练时,左剑仅能使纸片燃焦,右剑仅能使杯水结冰;练至深处,左剑可点燃潮湿木柴,右剑可冻结流动溪水;大成时,一剑既出,左有丈许热浪,右有丈许寒气,地面呈现半焦半冰之景,敌入其中,气血会如沸水般翻腾,功体紊乱,再难施展神通。
第五式·乾坤碎灭(辰位)
辰为龙,藏吞噬天地之威,此式沉雄霸道,聚全身精气神于一剑,藏“破”
之理。
剑祖言:“龙能吞云吐雾,亦能崩山裂石,此式如神龙摆尾,专破世间至坚。”
心法口诀:“聚气凝神合三清,一剑沉雄破万营。
肩扛山岳千层力,剑带崩天裂地声。
心藏乾坤倾覆意,力透剑梢鬼神惊。
任尔防御坚如铁,一劈之下化为零。”
修炼之法:
需先修“三力合一”
:臂力能开千石弓,腰力能担万斤担,腿力能踏裂青石板。
三力缺一,则难聚全身之气。
练剑时,需于巨石前站立,双手握剑举过头顶,剑尖直指苍穹,引“三清之气”
——丹田气(精)、泥丸气(神)、膻中气(气)汇聚于剑。
吸气时,需感天地之气如洪流涌入体内;呼气时,需将三气合一,借腰力、腿力猛然下沉,使剑如崩雷般劈下,口中喝“碎”
字。
初时剑劈巨石仅留白痕,需反复锤炼,直至剑落处石屑纷飞;熟练后,可劈出半寸深剑痕;大成时,一剑可劈裂丈许巨石,剑风扫过,地面龟裂,若遇法宝防御,可凭此式硬撼,纵是上品法宝,亦会被劈出裂痕。
此式耗力极大,练后需静养三日方能恢复,故非生死关头不可轻用。
第六式·九幽噬魂(巳位)
巳为蛇,藏阴诡缠绕之性,此式剑走柔劲,引九幽幽冥之力,藏“蚀”
之理。
剑祖言:“蛇行无声,噬人于无形,此式如幽冥毒蛇,专蚀神魂,令敌神散魂消。”
心法口诀:“剑影幽幽入九幽,悄无声息蚀魂游。
不凭锋芒凭阴煞,专耗元气与神筹。
剑走偏锋藏诡谲,气如寒蛇缠敌喉。
一旦中招魂难守,坠入幽冥万劫休。”
修炼之法:
需于子时阴气最盛时,在古坟或阴地修炼,且需先修“正念诀”
——每日清晨诵读蜀山心经,以正克邪,避免被幽冥之气反噬。
引气时,需以意念沉入地底,感九幽冥气如黑丝般上升,缠于剑身,使剑身泛淡淡黑气。
挥剑时,需轻、缓、诡,剑路如蛇行,忽左忽右,忽上忽下,不与敌硬碰,专寻缝隙侵入。
初练时,可刺稻草人,使稻草沾染黑气后枯萎黑;练至深处,可引黑气入小动物体内,使其萎靡而亡,魂魄消散;大成时,剑气可隔空侵入敌之经脉,使其面色青,眼神涣散,元神如被万千蚁虫啃噬,最终魂飞魄散。
修炼此式需时刻谨记:“以正驭邪,而非为邪所驭”
,否则易心性大变,沦为魔道。
第七式·太极归虚(午位)
午为马,藏奔腾不息之象,此式取法太极,圆转如意,藏“化”
之理。
剑祖言:“马奔千里,遇阻则绕,此式如流水行舟,以柔克刚,化敌之力为己用。”
心法口诀:“剑势圆转如太极,阴阳循环无停息。
不与强敌争锋芒,引彼之力还彼身。
左画圆兮右画弧,敌来攻势皆化虚。
待到敌力竭尽处,一剑封喉定生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修炼之法:
需于水中练剑——水深及腰,双手握剑,使剑势与水流相合。
当水流冲击身体时,需以剑轻轻拨开,借水流之力旋转身形,而非硬抗。
此步需练至身体如水中浮萍,随波逐流却不沉底。
剑招展开时,需以剑尖为圆心,划无数大小圆圈,左圆为阴,右圆为阳,阴阳相济,生生不息。
遇敌攻击时,不挡不避,只以剑圈引其力偏斜,使其攻势落空,甚至反伤自身。
初练时,可让同伴以木剑攻来,以剑圈引其剑偏斜;熟练后,可引同伴一拳之力,使其因收势不住而向前扑倒;大成时,纵是遇千斤巨石滚来,亦能以剑轻轻一引,使其转向撞向他处。
此式关键在“归虚”
——心中不存“抗”
之念,只存“引”
之意,如天地容万物,不拒不强。
第八式·万象俱寂(未位)
未为羊,藏温顺内敛之态,此式剑出无声,敛去锋芒,藏“寂”
之理。
剑祖言:“羊食于野,悄无声息,此式如天地沉寂,使敌感官失灵,沦为待宰羔羊。”
心法口诀:“剑出无声息,锋芒敛入鞘。
万象皆沉寂,不闻风与鸟。
敌在迷中走,视听尽失效。
唯有剑光过,性命已难保。”
修炼之法:
需先练“静音功”
:在喧闹市集站立,以意念隔绝外界声响,使心如古井,不起波澜。
此功需练至在万军呐喊中亦能凝神静气,方可行剑。
练剑时,需使剑招轻如鸿毛,不带动一丝风声。
剑从鞘中拔出时,需缓如抽丝,避免金属摩擦之声;挥剑时,需以剑气包裹剑身,形成无形屏障,隔绝空气振动。
初时,剑动会惊飞檐下麻雀;熟练后,剑出十步内,蚊蝇飞过亦不知;大成时,可于深夜潜入敌营,剑斩百人而无人察觉,唯见尸身倒地,却不闻任何声响。
此式施展时,剑光会敛去所有锋芒,与周遭环境融为一体,敌之耳目、神识皆被隔绝,如陷漆黑牢狱,只能眼睁睁看着剑光及身,却无法闪避。
第九式·轮回斩念(申位)
申为猴,藏机变灵活之性,此式引轮回之力,斩断因果,藏“断”
之理。
剑祖言:“猴性善变,如轮回无常,此式以剑为斧,斩敌执念,使其过往皆空。”
心法口诀:“一剑既出引轮回,斩断因果与尘缘。
前尘往事皆泡影,执念尽碎心自癫。
剑带三生石上意,力含六道轮回权。
中招不识我是谁,唯有引颈受诛愆。”
修炼之法:
需先悟“轮回三问”
:我是谁?我从何来?我往何去?于菩提树下静思三年,直至对过往、现在、未来皆无执念,方可引轮回之力。
练剑时,需以剑划“卍”
字,此字藏轮回之意,引天地间轮回之气入剑。
剑招需分“三世”
:第一刺,斩“过去”
,使敌忆起前尘憾事,心神动摇;第二劈,斩“现在”
,使敌感今生虚妄,斗志尽失;第三挑,斩“未来”
,使敌觉前路茫茫,生无可恋。
初练时,可对草木施剑,使草木忽而枯萎(如入老死),忽而繁茂(如入重生),反复变幻;练至深处,可对凡人施剑,使其眼神迷茫,不知自身姓名、来历;大成时,中招者会彻底遗忘所有执念,如初生婴儿般懵懂,任人宰割。
此式最难在“己心无执”
——修炼者若有一丝执念,轮回之力便会反噬自身,令己陷入轮回幻境。
第十式·鸿蒙开道(酉位)
酉为鸡,藏破晓启明之象,此式剑返本源,招式极简,藏“开”
之理。
剑祖言:“鸡鸣破晓,混沌初开,此式如太初一剑,清浊自分,邪祟自散。”
心法口诀:“剑归本源返鸿蒙,一招一式藏初蒙。
清浊自分邪祟散,旁门左道尽消融。
不尚奇诡尚纯粹,力从道出势自雄。
净化万恶归正道,一剑劈开混沌宫。”
修炼之法:
需先摒弃所有花哨剑招,回归一剑刺、劈、挑之根本,如婴儿学步,看似笨拙却藏大道。
每日清晨日出时,面向东方,引初升朝阳之气入剑,使剑身泛古朴黄光——此为“鸿蒙之气”
。
剑招需沉、稳、纯:刺,需直如矢;劈,需平如镜;挑,需迅如电。
每招都需与天地初开之理相合,不掺杂丝毫杂念。
初练时,可劈斩邪祟之物(如桃木剑所指之邪),使邪物遇剑光而消融,化为青烟;练至深处,可一剑破除魔道布设的“幻魂阵”
,阵中黑气遇剑光如冰雪消融;大成时,剑光所及,万邪退避,纵使是千年老妖的本命魔气,亦会被净化为天地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