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叶辰和秦淮茹返回四合院(第1/2 页)
夕阳把胡同的影子拉得老长,叶辰蹬着三轮车,车斗里坐着秦淮茹,车把上挂着的铁皮饭盒叮当作响。
刚从秦家村回来,车斗里还堆着没来得及卸下的工具箱,沾着泥的帆布下面,易中海那本《水泵维修大全》露出个角,被风掀得哗哗响。
“慢点蹬,别跟赶集似的。”
秦淮茹伸手拽了拽帆布,怕书被风吹跑,“易大爷特意嘱咐这书得好好护着,别弄皱了页。”
叶辰脚下缓了劲,三轮车吱呀一声慢了下来。
胡同口的老槐树落了满地碎金似的花,秦淮茹伸手接住一瓣,捏在指尖转了转:“刚才在秦家屯,你看秦支书那激动劲儿,眼眶红得跟兔子似的。”
“可不是嘛,”
叶辰腾出一只手擦了把汗,“几十亩麦子等着浇水,换谁不急?也多亏了易大爷,那老泵拆到一半我都看傻眼了,叶轮卡得死死的,他拿煤油泡了俩钟头,愣是没硬撬。”
秦淮茹低头笑了笑,指尖的槐花瓣被风吹走,飘向四合院的方向。
胡同深处,灰墙灰瓦的四合院已经能看见轮廓,门口的石狮子被夕阳镀上了层金边,像两位守了百年的老将军。
“说起来,易大爷跟咱院的傻柱他爸还认识呢。”
秦淮茹突然想起什么,“前儿听一大爷说,当年易大爷在水电局当技术员,傻柱他爸跑运输,拉过不少他们单位的器械,俩人还凑钱买过一坛二锅头,蹲在马路牙子上喝到后半夜。”
叶辰愣了愣,脚下的踏板顿了一下:“还有这回事?没听傻柱说过啊。”
“傻柱知道啥?”
秦淮茹撇撇嘴,“他那会儿才多大,整天跟着院里的孩子掏鸟窝,记吃不记打。
倒是一大爷常念叨,说当年院里就数易大爷和傻柱他爸最投缘,都爱琢磨机械,一个修泵一个修汽车,凑一块就没别的话,净说些齿轮轴承的事。”
三轮车刚拐进四合院门口,就见傻柱蹲在台阶上啃黄瓜,看见他们回来,嘴里的黄瓜差点掉地上:“哟,叶师傅秦姐,这是从哪蹿回来的?我妈刚还念叨你们呢,说晚饭给留了贴饼子。”
“去秦家屯修泵了。”
叶辰把三轮车停在影壁墙下,“易大爷给的书,你瞅瞅。”
他从帆布底下抽出《水泵维修大全》,书皮上还沾着点秦家村的黄土。
傻柱凑过来看,手指头在封面上摸了摸:“嘿,这书我见过!
前阵子易大爷还拿出来晒呢,说里面夹着他当年的笔记。”
他突然一拍大腿,“对了,我妈包了韭菜鸡蛋馅的饺子,刚下锅,你们赶上热乎的了!”
正说着,一大爷从北屋出来,手里端着个搪瓷盆,看见叶辰手里的书,眼睛亮了:“修完了?易中海那老东西,手艺没退步吧?”
“何止没退步,”
秦淮茹接过话茬,帮着叶辰卸工具箱,“那老泵锈得叶轮都转不动,他拿煤油泡软了螺栓,一点一点敲出来,愣是没弄坏泵壳。
秦家村的人都说,这手艺搁当年能评劳动模范。”
一大爷笑了,皱纹里都盛着暖意:“他呀,年轻时候就轴,修东西跟绣花似的,慢是慢,可从来不出错。
当年院里自来水改造,水管走得比图纸还直,现在用了二十年,没漏过一滴水。”
叶辰把书递给一大爷,刚要说话,就见二大爷挺着肚子从南屋晃出来,手里攥着个算盘,噼里啪啦打得震天响:“叶辰啊,刚才街道办的人来问了,说秦家屯那泵修好了?回头记得去开个证明,咱院今年的‘互助先进’就靠这个加分了!”
“二大爷,”
秦淮茹忍不住打趣,“您这算盘打得,秦家村的麦子还没灌浆呢,您先算上加分了?”
二大爷把算盘往腰里一别,眼睛一瞪:“那可不?咱院就得事事走在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