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遇鬼(第1/2 页)
20世纪90年代的天朝和现在还很是不同,没有空气污染,天空蓝蓝的,十分的干净,周围的野草也仿佛能够为这一幅美丽的画卷进行点缀;霸王村村子里只有村长家有一台电视机,家庭好点的会为孩子们买本漫画书打发时间,家庭不好的就只能抱团满地打滚了。
方玄羽看着远处玩闹的小子们,十分的羡慕,她家家庭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父亲方秋生是村子里的木匠,每家要结婚办喜事置办新家具都是在他这里定制的,方秋生手艺不错,只要你备好木料,只收个手工费,质量还有保证,不但是霸王村的人,就连县城的人都知道了霸王村的方木匠,只是方秋生最拿手的绝活就是做棺材,说是老方家传下来的。
一口棺材在现在不是很讲究,但是真算起来,棺材上要刻有梵文的往生经,还有不认识的符咒,才能够保得子孙后代平安富贵,不同的风水格局配备不同的符咒,这些方玄羽都是从母亲那里听到的,母亲姬红霞出身很高,外公姬立贤在解放初期在省城,后来因为惹了权贵被陷害批斗,一路下调成了大王寨乡的党支部副书记,现在已经离休,家中就姬红霞一个独女,自然是宠爱非常。
这种红二代本来应该是无神论的支持者,但是姬红霞却偏偏开了个纸扎店,弄得刘外婆总是说他们红白喜事的钱都被他们赚了,说起刘外婆也很厉害,是当时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只是家道中落,跟着南山道观的南山老道学了几年的神通法术,村子里谁家中邪,都会找老太太商量商量。
方玄羽手里左手挎着个小篮子,右手拿着一个小铲子,远处大哥二哥又跟村子里的小伙伴们打成一团,她没有去管,今天她穿的是母亲给她买的新衣裳,可不能弄脏了,仔细的套上套袖,碎花小布鞋踩在湿润的土地上,沿途中的野菜有许多,方玄羽最爱吃的就属扫帚菜了,回家洗干净切碎,放上点盐吧和面一起蒸熟后用熟油伴着吃,口味重的可以浇点蒜泥,在青菜还是很贵的春季很是受欢迎。
“羽儿,这么晚了咋还在外面嘞?”母亲姬红霞骑着小单车远远的喊着,周围的小皮猴子们听到她的声音一哄而散,其中就包括她大儿子和二儿子。
“娘,我采了一筐子扫帚菜呢!”方玄羽看到母亲来了,举着筐子邀功道,姬红霞把方玄羽抱了起来,亲了亲,道:“我家闺女就是能干,咱回家,娘把它蒸了。”
“娘,我在采点吧,天还没黑呢。”方玄羽撒娇道,姬红霞捏了捏她的脸蛋笑道:“不行,这么晚了,得赶紧回家,要不你又要遇到不干净的玩意儿了,明天还得去学校,今天吃晚饭早点睡。”
姬红霞这么紧张是有原因的,小女儿本身就是家中的第三个孩子,大儿子比她大四岁,二儿子比她大两岁,大儿子还好些,比较懂事,二儿子比较胡闹,经常惹祸,这一下来了个女儿,从小就懂事,怎么能不让人稀罕呢。
可是二女儿从小的时候就能看到不干净的东西,尤其是到了晚上,正所谓人有人道,鬼有鬼路,晚上就是鬼出行的日子,方玄羽被吓了几次后,刘外婆一看一直这样也不是个事啊,亲自去南山观把南山老道请了下来,老道士左看右看的,又问了生辰八字,说了一些奇奇怪怪的话,总之就是,方玄羽天生阴阳相合,若是是天师的话自然是十分有利,可是姬红霞可不希望自己的女儿捉鬼拿妖的,所以在家中供奉了三清像,每到天快黑的时候,就去接方玄羽回家。
90年代的自行车还是那种带后座和大梁的,筐子被固定到后面座位上,方玄羽坐在大梁上唱着歌:“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不到天明去卖报……”
姬红霞也跟着哼哼唱,至于两个儿子,一直是放养政策,天黑不回家直接开打,正所谓娇养闺女穷养儿,棍棒底下出孝子,落日映着红霞,将半边天都染上了颜色,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看来明天又是个好天气。
进了村子,到了赵家小卖部,母女俩就停了下来:“羽儿,娘去买点盐和糖,你在门口看着车别被偷了。”
“好嘞,娘,你去吧。”方玄羽笑嘻嘻的说,姬红霞慈爱的摸了摸她的脑袋就进去了,方玄羽年纪小不假,但是责任心极强,抱着手臂,一直盯着自行车不放,村子里的人看她可爱的样子都喜欢上前逗逗她。
一会儿,小卖部隔壁的王二婶家走出一个年轻的女子,打扮不要说现代人,和当时的人呢比起来也相差很多,竟然穿的是旗袍,眼睛红红的,显然是刚刚哭过一场,刚刚走出门就蹲了下来,不停地抽泣着。
方玄羽看着自家的自行车,和那女的之间距离不远,在那里也能看到车子的,心下有了计较,轻轻的走了过去,旗袍女子可能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没有注意到方玄羽的到来:“姐姐,你怎么哭了?”
旗袍女子猛地抬起头来,惊讶的看着方玄羽:“小姑娘,你看的到我?”
“看的到啊!”方玄羽没有注意到问题的严重性,接着说:“姐姐,你怎么哭了啊,妈妈说爱哭的孩子会变得满脸麻子不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