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奏对,舌战李斯 (上)(第1/2 页)
“其心可诛!其行可诛!!”
始皇嬴政怒气冲冲,返回大殿背对着帝国的大臣沉声怒吼。
“陛下息怒,儒生皆是空谈误国酸腐之人,且不说是否诚心归我大秦,然自孔子西行而不入秦,儒家子弟就多蔑视我大秦,诟陷秦人秦风,视我大秦为愚昧夷狄之邦,陛下待儒家何其薄也,却不思投桃报李,一意复辟,老臣奏请,驱儒家与朝堂之上”
臣相李斯出言相告,以慰帝心。
始皇嬴政听闻转过身来叹了口气:“唉…臣相不必如此,儒家想闹就随他们去吧?朕还是有着耐性!驱儒之说不可妄谈”
语气渐渐有些平静下来。
臣相李斯也知道,如今的大秦已不再是当初那个混战天下的诸侯国,而是继周室一并天下,为华夏正统,如若没有这点包容,何谈天下大治。
“诺!”李斯诺退下。
“启奏陛下,怡曦公主在殿外求见…”
待得群臣坐定,始皇刚要欲言。
一宫人急匆匆碎步小跑上殿低头弓身汇报。
嬴政与帝国老臣俱是一愣。
帝国老臣们对于这个怡曦公主早有耳闻,自那场百家大闹咸阳火烧王宫,群臣激愤,要求大索天下,却被皇帝一力压下。
当时还是年仅十岁的怡曦公主,自国尉府失踪,八年后却又出现在皇帝出巡返回咸阳的路上。
又在皇帝北击匈奴时献上帝国骑兵重宝。
后又不知因何事被皇帝禁足,可以说这个公主满是神秘,不可深量。
嬴政却是有些生气,对于这个女儿,真是如她母亲一样,一刻不得消停。
“告诉她,不见!让其回去,告诉公主朕定会过问她违抗之罪!退下!”
始皇嬴政显得极其不耐烦,打断传话宫人的话。
“陛下,公主还有一事要奴婢告与陛下,如若陛下不见自己,可将此简交予陛下过目。”
宫人冒死硬着头皮将怡曦公主所传之话说完。
大殿之上群臣好奇的打量宫人手中的竹简。
“呈上来!”
良久始皇帝开口亦是好奇,自己的这个小女儿能写的是什么?
嬴曦立足殿外,望着跪与殿前百家博士与帝国官员。
这就是史上的焚书事件,那是不是以后还要坑儒或者说是“坑术”。
对于李斯上奏之事,坊间早已传遍。
始皇帝虽禁足自己与公主府,但小瑶却是没有,因要采买女子贴身私人物品,所以宫女小瑶不在此列。
听小瑶说起坊间传闻,对于焚书坑儒,在后世可谓是妇孺皆知的事。
来到这个时空,嬴曦知道这是迟早会遇上。
不管如何既然让自己遇上了,怎么着也要博上一搏,不为别的只为来此时空而不虚此行。
对于烧掉一些百家糟粕并无伤大雅,然此事件发展到了后期就有了些失控,无论种类皆烧之!
而始皇帝就因焚书坑儒一事,被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之上,两千多年不得翻身!
抹去掩盖了一生的功绩,可见焚书坑儒一事是何等的暴烈,何等的不得人心。
“公主,皇帝陛下宣您晋见。”
一声阴柔的语音,打断了嬴曦的沉思,是前去通报的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