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联盟星散天下棋分(第1/2 页)
初平元年的春天,并未给关东大地带来多少暖意,反而因一场虎头蛇尾的讨董闹剧,平添了几分萧瑟与混乱。
洛阳城外,连绵数十里的联军大营,早已不复数月前的旌旗招展、人喊马嘶。
如今营盘破败,栅栏倾倒,随处可见丢弃的破损辎重和熄灭的灶坑,只有稀稀拉拉的兵卒无精打采地收拾着行装,空气中弥漫着失望、焦躁和归心似箭的气息。
中军大帐之内,气氛更是降至冰点。
盟主袁绍高踞主位,面沉如水,原本俊朗的脸上笼罩着一层阴霾。
他目光扫过帐下稀稀拉拉的几位诸侯,心中尽是无力与恼怒。
讨董大业未成,联盟却已先溃。
“诸位!”
袁绍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干涩,“董卓西窜,挟持天子,龟缩长安。
我等兴的是仁义之师,岂能因贼寇远遁便就此罢休?当整饬兵马,西进函谷,克复京师,迎还圣驾!”
他的话语依旧冠冕堂皇,但底下响应者寥寥。
豫州刺史孔融捋着胡须,面带忧色:“本初公,非是我等不愿进兵。
只是……军粮已难以为继,士卒思归。
函谷关天险,董卓必有重兵布防,强攻之下,死伤必巨,恐非良策啊。”
他更关心的是民生和实际困难。
一旁的山阳太守袁遗也低声附和:“是啊,粮草不济,军心涣散,强令进军,恐生变乱。”
袁绍心中暗骂这些人口是心非,目光不由瞥向自己的弟弟,后将军袁术。
袁术斜靠在椅背上,把玩着玉珏,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讥讽,似乎根本没在听,全然事不关己。
袁绍知道,自己这个弟弟巴不得自己这个盟主下不来台,更不会出兵出粮支持自己。
兖州刺史刘岱刚兼并了桥瑁的部众,实力小涨,正志得意满,盘算着回去如何彻底掌控兖州,对西进长安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毫无兴趣,干脆闭目养神。
曹操坐在下,眉头紧锁。
他看着眼前这派离心离德的景象,心中一片冰凉。
数月前,他力主追击董卓,却遭逢徐荣惨败,几乎丧命。
如今好不容易重整旗鼓,联盟却已是一盘散沙。
他深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忍不住再次起身,慨然道:
“本初兄!
诸公!
董卓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
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可定!
岂可因粮草微乏便逡巡不前?操愿再为先锋,诸公只需在后接应,必……”
话未说完,便被一阵咳嗽声打断。
几位诸侯面露不耐,甚至有人低声嗤笑。
败军之将,何足言勇?曹操的话,此刻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他看着众人反应,一股巨大的失望和愤懑涌上心头,最终化为一声长叹,颓然坐下。
他知道,联盟的气数,尽了。
与此同时,长沙太守孙坚的大营却在默默开拔。
孙坚面色阴沉,抚摸着怀中那枚冰冷的传国玉玺。
他本想借此玉玺号召群雄,共讨国贼,却现诸侯各怀鬼胎,无人真心为国。
袁绍甚至暗中向他索要玉玺,更让他心寒。
既然联盟无用,不如早回江东,依托长江之险,另图大业。
“父亲,各部已准备完毕,即可开拔。”
长子孙策走进帐内,年轻的脸庞上带着不甘,“我们就这么走了?那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