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其它小说 > 儒林外史白话文在线收听 > 第九回 娄公子捐金赎朋友 刘守备冒姓打船家

第九回 娄公子捐金赎朋友 刘守备冒姓打船家(第1/2 页)

目录

话说这天,两位公子正在岸边散步溜达,突然从屋子角落处跑过来一个人,上来就“扑通”

一声跪下磕头。

两位公子赶紧伸手把人扶起来,问道:“你是谁啊?我们不认识你呀。”

这人反问:“两位少爷不认识我了吗?”

公子们说:“看着确实有点眼熟,但一时半会儿真想不起来你是谁。”

这人接着说:“我是以前给你们家先太保老爷看坟的邹吉甫的儿子,我叫邹三。”

两位公子一听,惊讶地问:“你怎么会在这儿?”

邹三就解释说:“自从少爷们都进了京城以后,我爹就守着坟山,日子越过越好,还在坟山附近买了几块田地。

后来,原来住的老房子就不够用了,我们家就另外买了房子,搬到东村去住,然后把老房子让给了我叔叔一家住。

后来我们兄弟几个都娶了媳妇,东村的房子也只够大哥大嫂、二哥二嫂住了。

我姐姐嫁到新市镇,姐夫去世后,她就把我爹我娘接到她这儿住,我也就跟着来了。”

公子们又问:“原来是这样,那我们家的坟山,没人去捣乱破坏吧?”

邹三说:“谁敢啊!

那些府里、县里的老爷们,只要从坟山那儿路过,都得进去磕头拜祭,坟山上的一根草都没人敢动。”

公子接着问:“那你爹你娘现在住哪儿呢?”

邹三回答:“就在镇边上我姐姐家里,离这儿没多远。

我爹一直惦记着两位少爷的恩情,可惜一直没机会见面。”

三公子听了就跟四公子说:“邹吉甫老爷子,我们也一直挺想他的。

既然离得不远,要不咱们去他家看看?”

四公子觉得这主意不错。

于是,他们就带着邹三回到岸边,然后吩咐了船家看好船,就跟着邹三往镇边走去了。

到了地方,只见几间又矮又小的房子,两扇篱笆门半开半掩着。

邹三过去大声喊到:“爹,三少爷和四少爷来看您啦!”

屋里传来邹吉甫的声音:“谁啊?”

接着,邹吉甫就拄着拐杖走了出来。

一看见两位公子,高兴得跟做梦似的,连忙把两位公子让进堂屋,拐杖一扔,就要给公子们磕头行礼。

两位公子急忙把邹吉甫扶住,说:“您老人家不用行这么大的礼!”

然后拉着他一起坐下。

邹三端来茶水,邹吉甫亲自接过,递给两位公子喝。

三公子开口说:“我们这次从京城回来,本来一到家就打算去给先太保扫墓,顺便看望您。

结果绕路去嘉兴拜访蘧姑老爷,没想到走这条路的时候,碰上了您儿子,这才知道您在这儿,还真是巧了!

咱们都十几年没见了,您看着身子骨还是那么硬朗。

对了,刚才听您儿子说,您两个儿子都娶媳妇了,现在添了几个孙子啊?您老伴儿也在这儿住吗?”

几人正说着,就见一位白苍苍的老婆婆走了出来,然后向两位公子行了个礼。

公子们也赶紧回礼。

这时邹吉甫转头对老伴说:“你快去跟闺女说,赶紧做些饭菜,留两位少爷在家吃顿饭。”

老婆婆应声就进了厨房。

邹吉甫接着说:“我们老两口,这辈子都忘不了您家的恩情。

我这老伴儿,每天都在屋檐下点一炷香,就盼着少爷们能再当大官。

现在大少爷出门是不是也坐大轿子啦?”

四公子连忙说:“我们常年不在家,也没给您帮上什么忙,您这么说,我们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三公子也说:“而且这么多年,您帮我们守着祖坟,我们感谢还来不及,怎么能受得起您这话呢!”

邹吉甫又问:“听说蘧姑老爷已经告老还乡了?可惜他大儿子走得早,小儿子现在也该长大了吧?”

三公子回答:“他今年十七岁了,脑子也挺灵光的。”

几人说话间,邹三就把饭菜端上了桌,饭菜里有鸡有鱼有肉,还配了几样青菜,摆得那叫一个整整齐齐。

随即他就请两位公子入座,邹吉甫一开始还不好意思上桌,等公子们再三拉他,他才勉强坐下。

等酒倒上后,邹吉甫有点不好意思的说:“这是乡下自酿的米酒,怕少爷们喝不惯。”

四公子尝了一口说:“这酒味道还不错。”

邹吉甫叹了口气说:“现在的东西真是不如从前了!

就说这酒吧,米酿出来的汁水越来越淡。

我爹活着的时候常念叨,洪武年间,两斗米能酿出二十斤好酒,到了永乐年间,同样的两斗米,却只能酿出十五六斤。

我这酒已经算多放米了,喝起来还是寡淡得很。”

三公子安慰道:“我们酒量也不大,这酒对我们来说足够好了。”

邹吉甫喝着酒,感慨道:“不瞒少爷们说,如今我老了,也没什么用了。

真希望老天爷能开开眼,让孩子们能过上洪武年间那样的好日子啊!

四公子听完邹吉甫说永乐爷坏了本朝天下这些话,扭头看了三公子一眼,两人相视一笑。

邹吉甫又好奇地问:“我听人说,‘本朝要是没出永乐爷,天下能跟孔夫子那时候的周朝一样好’,真有这说法吗?”

三公子笑着说:“你就是个本本分分的乡下人,咋会听到这些话?到底是谁跟你说的?”

邹吉甫解释道:“我本来确实不知道这些事。

我们镇上有个盐店,店里有个管事先生,平时没事儿就爱到我们打谷场或者柳树荫下坐着,跟我们唠这些。

所以我经常听他说。”

两位公子一听,赶忙问:“这先生姓啥?”

邹吉甫说:“他姓杨,为人呢也特别正直,还爱看书,袖子里一直都藏着一卷书,只要坐下就拿出来看。

以前他在这儿,吃完饭没事就爱出来溜达,现在想见他,可没机会了!”

两位公子问:“没机会了?他是去哪儿了?”

邹吉甫叹了口气说:“唉,别提了!

杨先生虽然是做生意的,可根本不咋管店里的账。

除了出去玩,就是在店里拉着帘子看书,店里的事儿全交给伙计胡三。

所以店里人都叫他‘老阿呆’。

以前东家看他为人正直,才让他管事儿,后来知道他干的这些‘糊涂事’,东家就亲自到店里查账,结果现居然亏空了七百多两银子。

东家就问他钱去哪儿了,他也说不清楚,还在东家面前引经据典、指手画脚地不服气。

东家一气之下,就写了状子告到德清县衙门。

县官一看是盐务的案子,就想讨好东家,然后就让人把杨先生抓进了大牢,还逼着他还钱,到现在已经关了快一年半了。”

这时三公子问:“他家有没有能抵债的家产?”

邹吉甫说:“要是有就好了!

他家住在村口外四里多地,两个儿子又笨又懒,不做生意也不读书,全靠他养着,拿啥还钱啊?”

四公子跟三公子说:“这穷乡僻壤的,好不容易出个爱读书的君子,却被那些守财奴欺负成这样,真是太让人恼火了!

咱们想想办法救救他?”

三公子说:“他就是欠了债,又没犯法,咱们明天回家后,去城里打听清楚情况,然后帮他把债还了不就行了,这有啥难的!”

四公子点头:“这主意好,咱们明天一到家就去办。”

听到这,邹吉甫高兴地说:“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两位少爷就是爱做好事的人。

想想以前,不知道帮了多少人。

要是这次能救出杨先生,全镇人都得感激你们!”

三公子叮嘱道:“吉甫,这话你先别在镇上说出去,等我们看看情况再做打算。”

四公子也说:“对,这事儿能不能办成还不一定,现在要是说出去到时候办不成多尴尬。”

说完,大家也不喝酒了,吃完饭就匆匆赶回船上。

邹吉甫拄着拐杖把公子们送到船上,说:“恭喜少爷们平安回家,过些日子我再到城里府上拜访。”

最后还让邹三拿了一瓶酒和一些小菜送到船上,给公子们当夜宵,看着船开走,他才回家。

两位公子到家后,先处理了些家里的事儿,又应付了几天来访的客人。

然后叫来一个叫晋爵的家丁,让他去县衙查查,新市镇盐店送进监狱的那个人叫啥,亏空了哪笔银子,总共多少钱,有没有功名,都打听清楚了回来报告。

晋爵领命就去了县衙,他和管户籍档案的书办是结拜兄弟,书办一看他来查,就赶紧找出案卷,抄了一份给他。

晋爵拿回来给两位公子一看,上面写着:“新市镇公裕旗盐店告状说:商人杨执中(又叫杨允),这些年在店里不老实,吃喝嫖赌,挪用了七百多两本钱,耽误了国家税收,请求官府逼着他还钱。

但调查后现这人是廪生,还等着被推荐为贡生,按规矩不好直接逼他还钱。

建议先革去他的功名,然后再严办。

现在先把他关在监狱里,等上级批示后,再限期让他还钱。”

四公子看了案卷后说:“这事儿太荒唐了!

廪生等着被举荐当贡生,也算有身份的文化人了,就因为用了盐商几百两银子,就要革他功名还逼他还钱,这还有天理吗?”

三公子问家丁晋爵:“你问清楚了,他真没犯别的事儿?”

晋爵说:“我都打听清楚了,确实没别的事。”

三公子听了就吩咐:“既然这样的话,那你去把之前黄家圩那人赎田的银子,拿出七百五十两,替杨贡生交到官府。

再写上我俩的名帖,给德清县知县送去,就说‘这杨贡生跟我们家老爷是好朋友’,让他马上把人从监狱里放出来。

你再以你的名义写个保状,赶紧去办!”

四公子也叮嘱晋爵:“这事儿你抓紧去办,可别耽误了。

等杨贡生从监狱出来,你也别跟他说咋回事,他肯定会来咱们这儿道谢。”

晋爵点头答应着去了。

晋爵只带了二十两银子,先跑到县衙书办家里,把银子塞给书办,说:“杨贡生的事儿,咱俩合计合计咋解决。”

书办一看是娄府的事儿,马上就说:“既然是太师老爷府上话了,那这事儿还不简单!”

随即就立马写了个禀帖,上面说:“杨贡生跟娄府关系不一般,现在娄府的两位公子了名帖,还有娄府家丁写的保状。

娄府还说,这笔银子既不是赃款也不是国库的钱,为啥要关人?请老爷定夺。”

知县一看娄府插手这事,心里直慌,但又不好直接驳了盐商的面子,就把书办叫进去商量。

最后没办法,只好从其他盐务的灰色收入里凑了七百多两银子补上亏空,批准了晋爵的保状,然后立刻就把杨贡生从监狱里放了出来,最后连句训话都没有。

而本该上交的那七百多两银子,全被晋爵揣进了自己腰包。

晋爵回去跟两位公子报告说人已经放出来了,公子俩想着杨贡生肯定会来道谢。

可谁能想到,杨贡生压根儿不知道自己为啥被放出来。

他在县衙门口打听,只听说是一个叫晋爵的人把他保出去的。

他心里直犯嘀咕,自己压根儿不认识这个人啊!

不过他也懒得深究,心想只要能自由就行,于是直接回乡下老家,接着看自己的书去了。

到家后,老婆见他平安回来,高兴得不得了。

他那两个不争气的儿子,天天在镇上赌博,半夜都不回家。

家里就剩一个又傻又聋的老仆人,负责烧火做饭、看门。

第二天,杨贡生在镇上到处串门,想感谢帮忙的人。

可邹吉甫因为二儿子生了孙子,去东庄照顾了,结果两人没碰上。

所以娄府两位公子做的这件大好事,杨贡生从头到尾都蒙在鼓里,一点儿都不知道。

话说这娄家的两位公子等了一个多月,都没见杨执中前来道谢,心里觉得奇怪又纳闷。

他们想起古代越石甫的故事,觉得杨执中可能学问高深,不把这些人情往来放在心上,反而更让人敬重。

有一天,三公子就对四公子说:“这杨执中到现在都不来道谢,看来他的品行确实和普通人不一样。”

目录
最新其它小说小说: 人在截教,瘟神吕岳人在木叶:从秽土转生归来开始尸魂界的咸鱼队长高岭之花暖被窝,重生后我做渣男小舅妈总裁的契约小逃妻表姑娘出嫁当夜,疯批首辅强取豪夺路人男主的逆袭奥特曼之黑暗之王僵尸:开局抽到火眼金睛四合院:重生之完美人生海贼王之我能炸翻红土大陆网游舰队之神级大佬人在妖尾:非常抱歉,我确实是幕后黑手综漫二次元从Campione开始穿越万界古代西瓜卖出了天价发家全靠它重生后我想撮合老婆和白月光致富我在冷宫遛鸟,权倾天下了?庶女错承恩,误惹太子缠上身开局抄家,姐姐抢着去流放想吃我绝户?改嫁摄政王杀你全家
被迫成为限制文主角后凡尘飞仙满级囤货后,全末世美男求包养天渊血誓耀世狂兵林北苏婉在下,金山游侠长生修仙:从福修开始兽世:穿成恶毒雌性后被反派大佬们强宠了沈清舞陈六合只差两岁,不许叫我二叔大国院士综影视:女配就是要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