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你更上进(第1/2 页)
在体制内的人,就没有不想进步的。
汤士明愿意将张建国的儿子放到编剧部,不就是想搭上李书记的车。
为了进步?
制片人汤士明没资格,但制片主任他有资格啊。
制片主任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职位,而是根据电影项目的需要和电影厂的管理安排进行调整的。
这位同志项目做多了,说明他对电影非常了解。
为社团吃了这么多苦,以后是不是应该加加担子?
而且能推张建国担任导演,说明张华这本剧本的项目,就掌握在李书记手上。
但汤士明不是看到饼就吃的人,对着张华摆摆手,直言道:
“陈主任的业务能力非常强,身上带着文人的傲气,让他放下身段给你父亲当副导演,这根本不可能。”
汤士明坦率地说出心中的疑虑,在他看来,这确实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创作部二组的陈主任,可是厂里出了名靠真本事上位的实干派。
他既能编剧又能执导,拍出的电影质量上乘,深受部队领导认可,堪称八一厂的宝贝疙瘩。
就说开会这事,人家都不屑参加,回厂后径直就到编剧部寻觅合适的剧本,可见其行事风格之独特。
“汤主任,我身为八一厂职工家属,又从文工团出来,其实一直怀揣着写一部战争电影剧本的梦想。
只是您也清楚,战争电影拍摄周期漫长,困难重重,所以我才先选择创作一部相对简单的剧本。”
张华话锋一转,接着说道,
“巧的是,我已经把战争剧本的故事大纲完整地写出来了,您觉得能不能拿给陈主任看看?”
听到张华这话,汤士明瞬间愣住,他满脸不可置信地盯着张华,心里直犯嘀咕:
“入职三天写完一本剧本,你说你是在家提前写的。
结果现在告诉他写了本战争电影剧本,你怎么不去上天?”
还是写剧本的门槛已经低到,他汤士明已经不适合这个时代了?
见汤士明愣神,张华追问道:“主任,你觉得呢。”
汤士明沉吟片刻,不禁感慨道:
“张华同志,你比张建国同志更有上进心,思想觉悟也更高。
行,这事就这么定了,这两天我找个时间约一下陈主任。”
即便张华的战争剧本陈主任看不上,但就凭他第一个剧本展现出的潜力,还是有谈判的空间。
而且以张华这种惊人的写作天赋,如果能一直保持下去,日后恐怕连导演们都得争着讨好他。
---
在编剧部办公室,李文丽火急火燎地赶来找张华,却现他不在。
徐晓芸了解到她的来意,主动告诉道:
“李文丽同志,张华同志被汤主任叫到办公室谈话了。”
“真讨厌他们这些领导的作风,不是开会、就是在谈话?”
李文丽脸上露出厌恶的神情。
因为每天在家里,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父亲在开会。
哪怕她是在这种环境中熏陶长大的,反而心里更加厌恶。
“李文丽同志,千万不要这样,汤主任只是想好好表扬一下张华同志,顺便指导他写完剧本。”
汤士明下午在办公室公开表扬了一番张华,才把他拉进办公室谈话的。
害得徐晓芸白担心了一中午,心里好不是滋味!
李文丽并不是第一个来编剧室找张华,期间已陆陆续续来了好几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