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看一场电影(第1/2 页)
来到摄影棚基地。
1980年是改革开放初期,国内电影处于一个蓬勃展的时期。
在80年代的时候,只要不干扰电影拍摄,现场是可以进去参观的。
老式解放牌卡车和部队里的真家伙,各种奇怪的电影道具,电影棚里搭建的实景,以及实景特效。
让张华长了不少见识!
来到一场战争电影的拍摄现场。
一头乌黑秀丽短,土黄色军装的身影,让人想不注意到都难。
&0t;这不是倪平老师?&0t;张华惊叹道。
前世央视上没有少看到这位阿姨,没有想到她年轻时这么美。
泥土黑印掩盖不住白皙的皮肤,脸上满满的都是胶原蛋白。
“张华同志,你认识主演?”
徐晓芸见到他的反应,困惑道。
张华能叫出对方的名字,明显是对演员非常熟悉。
更让徐晓芸感到离谱的是,一路上不少人跟张华打招呼。
汤主任竟然还要求自己带着张华认识厂区,是不是听错了?
“额,我非常喜欢电影,所以入职前有了解过我们八一厂正在拍摄的项目。”
魂穿的后遗症,反应过来的张华,连忙解释道。
1980年的倪平跟他同岁,正值青春花季少女,演艺生涯才刚刚起步。
张华今天能一眼认识她,还是那张微微侧身的电影海报。
形象太亮眼,让人印象非常深刻。
可能就是因为倪平长相出众,在这部三个女主角的电影里脱颖而出,红遍大江南北。
徐晓芸给了张华一个“我信你个鬼的眼神”
,说道:
“张华同志,我们赶紧去食堂吃饭吧,晚了要排很长的队了。”
没有带新人的成就感,徐晓芸热情瞬间消散了一大半。
在编剧部门口的动静,以及流言,她心里已经确定了张华的身份。
后勤部张主任的儿子,又是厂里的一个子弟兵。
“晓芸姐,跟你说了不用跟我这么客气,叫我小华就行!”
张华说完,顺着记忆,朝食堂的方向走去。
八一厂虽说家离的近,但职工食堂菜品丰富,关键是省钱。
……
八一厂食堂门口。
就餐的人流,陆陆续续开始密集起来。
张华前脚刚迈进去,身后就传来呼叫自己的声音。
“张华”
见到一身军便装的来人,张华下意识回道:
“文丽姐,是你啊!”
李文丽,八一厂家属院的大姐头。
记忆里有这一段时间,张华还是她的小跟班。
“李文丽同志,好!”
徐晓芸一起叫道。
对方是八一厂李副书记的女儿,广播站的技术员,徐晓芸还是认识的。
当然她的普通话是厂里最标准的。
李文丽仔细打量起张华,疑惑道:
“早就听我爸说你要从文工团调到八一厂,怎么今天才看到你?”
“我今天才入职。”
张华摸了摸头,一副难为情的样子。
李文丽不禁埋怨道:“大院里,我也没见着你人影啊。”
“哈,这不是太久没回家,舍不得出家门口嘛。”
张华尴尬地笑道。
21岁的青年躲在家里,长时间不出门。
确实容易被邻里邻居,觉得你人有问题。
“走,姐请你吃饭,一定要好好给我说说,你在文工团到底生了什么事。”
说罢,李文丽急忙拉着张华进去饭堂。
……
在文工团训练场地,刚练习完的几个女孩正席地坐着休息。
其中一个瘦小娇弱的女孩,脸蛋些许雀斑,但难掩她美人胚子的形象。
“秋瑾,我听说张华同志被他爸转业到八一厂了。”
身旁的女孩告知道,语气中夹杂着一丝羡慕。
“大嘴,没有想到你的嘴巴关不上,消息倒是挺灵通的。”
另一个女孩打趣道。
听到别人这样称呼自己,大嘴女孩顿时生气:
“信不信我撕烂你的嘴,让你变成大嘴。”
一番调侃,女孩真的手朝对方脸上抓去,双方瞬间打闹成一片。
而被称为秋瑾的女孩,听到刚刚的消息,显得心事重重,忧愁起来。
想起那天。
“我知道你心里有我,我可以等你成年,一起结为革命伴侣!”
“如果在这里不开心,我们可以离开这里,哪怕在乡下,我种地,你在家做饭。”
男生正欲牵起女孩的手,门突然被打开。
一串不和谐的声音传来。
&0t;恁俩弄啥嘞!
&0t;
“请不要这样!”
女孩带着哭声,赶紧推开张华的手。
部队正在精简,她不想因为团里知道两人的事,影响到自己的留岗。
……
八一家属院,傍晚时分。
刚下班回来的苏萍推开家门,映入眼帘的是张华瘫在沙上。
她往厨房里走去,不忘关切地念叨道:
“今天在厂里上班感觉怎么样?”
“你爸有没有带你去跟李书记,好好道个谢?”
一番输出,见儿子不说话。
苏萍放下东西,凑收拾起桌上散落的报纸,关心道:
“怎么没见你爸一起回来?”
“我爸还在拍摄现场忙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