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好高骛远(第1/2 页)
早上,八一厂的会议室里。
汤士明凑到张建国身边,小声打听道:
“老书记刚述职回来,第一天就召开会议,是有什么重要的工作指示要传达?”
张建国是李书记的心腹,他认为肯定是知道些什么。
“我不清楚啊!”
张建国表面上回应得波澜不惊,可心里却早已翻江倒海:
“难道小华昨晚说的都是真的?”
过了一会儿,老人迈着沉稳的步伐从会议室门口走了进来。
他目光如炬,扫视一圈,见人员基本到齐。
刚坐下,便迫不及待地开口道:
“这次召集党委开会,是有一件关乎八一厂未来走向的重要议题要商讨。”
李书记坐在次席,脸上神色平静。
而会议室里的其他人却瞬间喧闹起来。
几位厂领导私下里,甚至还偷偷交换着眼色。
刘厂长揣摩着,试探性地问道:
“是总政那边,给厂里下了什么指示?”
“不会是铁甲项目的事吧?”
一人附和道。
见见下面议论声不断,老人直接打断众人,
“最近上影厂以及其他兄弟厂的动静,给了我很大启示,八一厂的创作部以后不能再继续禁锢在战争上面。
我到总政述职,主动提出要寻求变革,推出人民喜欢看的电影、电视剧题材。”
话语刚落,创作部的沈季渊最先反应过来,一脸喜悦的看向老人。
“总政答应了?”
刘厂长心中同样欣喜,但语气中还是忍不住透露出一丝疑虑。
毕竟去年上头就提出要给文艺创作松绑,可八一厂至今都没什么实质性的动作。
老书记微微一笑,“总政他们已经松口,但叮嘱我八一厂在为人民服务的同时,千万不能丢掉为部队服务的传统。”
李书记看向主位上的老人,敬重的说道:
“老书记,上年我们已经尝试在战争片加入爱情元素,那接下来要怎么进行改变?”
尽管前天还是他坐在主位主持会议,但在八一厂,谁都明白老书记的权威不容挑战。
老书记没有丝毫迟疑,直截了当地说道:
“就拍一部像上影厂那样优秀的爱情电影,一部能让年轻人喜爱的电影!”
“啊!”
听到老人的话,不仅李书记大为吃惊,会议室里的不少人都惊得瞪大了眼睛。
唯有坐在次席的张建国,激动得满脸通红,红光满面。
……
编剧部办公室里,氛围一如既往地忙碌而又略显压抑。
徐晓芸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目光时不时地飘向张华,内心的纠结如潮水般翻涌。
终于,她再也按捺不住,鼓起勇气向张华轻声问道:
“张华同志,你可以教我写剧本吗?”
八一厂编剧部规模不大,总共也就10-20人左右。
除去负责纪录片等小组的人员,故事片办公室的老编剧们不是外出执行任务,就是手头忙着各自的活儿。
徐晓芸实在没办法,总不能追到那些兼职编剧的家里去请教吧。
而张华这个仿佛横空出世的“异类”
,着实给她的自尊心带来了不小的打击。
徐晓芸比张华更早被分到故事片组,可张华不过是高中毕业,还是进过部队转业回来。
结果入职第二天就开始独自写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