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脱口而出(第1/2 页)
飞行的旅程总是漫长的,尤其是在烟雾缭绕的客舱内。
那刺鼻的烟味混合着飞机引擎的嗡嗡声,愈让人昏昏欲睡。
在当下这个时代,坐飞机是允许吸烟的。
张华虽有心阻止,可看着身边一帮上了年纪的人,实在不忍心他们忍受烟瘾的折磨,只好作罢。
很快,张华便在这令人困倦的氛围中沉沉睡过去。
朦朦胧胧间,他突然被人叫醒。
原来是要下飞机了,即将踏入西德都波恩市。
此时的柏林被两个阵营分割,若要通过盟军空中走廊进入西柏林,需提前向美、英、法驻军报备,程序颇为复杂。
前来机场接机的,是国内驻西德大使馆的一名官员孙干部。
他满脸笑容,快步迎上前去,
“钟部长、赵部长,欢迎你们来指导我们大使馆的工作!”
打头的文化部钟副部长微微一笑,伸手与孙干部握手,
“我们可不是来指导工作的,这段时间还得麻烦你们多多照应。”
“王大使今天参加西德政府的一些活动,咱们先回大使馆的内部招待所休息休息。”
西德的2月,依旧是寒冬腊月。
张华身着军大衣,头戴绿色帽子,在机场的人群中显得格外显眼。
就仿佛一位来自社会主义阵营的战士,置身于资本主义国家之中。
走在路上,张华感受到四周外国友人投来的目光。
心中略感不适,连忙脱下帽子。
露出一头清爽利落、层次感分明的型,阳光洒在他清秀的面庞上,一个美少年的形象跃然眼前。
路人这才恍然,原来是社会主义的电影明星!
恰逢柏林电影节即将开幕,近期飞往西德的国际友人众多。
哪怕是没有参展电影项目,国际上受邀请明星的到来,在机场也是常见的场景。
但张华这样强烈的视觉反差,还是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一名从美国来西德参加电影节的时尚杂志实习记者安娜·克莱因,看到张华的形象后。
出于职业习惯,下意识地慌忙从背包里掏出相机。
然而,她刚拿起相机,张华已经跟着团队向前走去。
安娜·克莱因连忙追了上去,着急地大声喊道:
“p1ease,st0p!”
代表团的人听到呼喊声,纷纷转身,好奇地看向她。
安娜·克莱因走到张华面前,指了指手中的相机,
“男孩,请让我给你拍几张照片可以吗?”
听到有外国女孩想给自己拍照,张华刚想拒绝,大使馆的孙干部却微笑着答应道:
“这位女士,当然可以,请让我和这位小同志先沟通一下。”
作为大使馆的工作人员,看到有外国友人想给形象出众的年轻人拍照,自然是非常乐意的。
毕竟张华的形象俊朗,难道还能被用来抹黑我们不成?
在孙干部的协调下,张华虽有些不情愿,但还是配合对方拍了几张照片。
安娜·克莱因拍完照后,又在众人的注视下,从背包里掏出本子和笔,撕下一张小纸条,走上前递给张华,说道:
“嗨,男孩,我觉得你的形象可以更棒,如果你能给我当一天模特,我可以给你相应的报酬,请一定要联系我!”
说完,她担心张华听不懂,便求助地看向孙干部。
可事情却出乎她的意料,只见张华嘴里流利的英语脱口而出:
“也许,你应该请示我的上级!”
安娜·克莱因和赶过来的孙干部都愣住了,一时间不知如何反应。
……
一座两层楼高、充满新古典主义晚期风格的砖石建筑,便是国内于1972年10月与西德建交后,在波恩设立的大使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