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完善财务体系(第1/2 页)
随着辰星科技订单突破千万,又成功认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
,公司的业务规模越来越大,财务工作也变得愈复杂。
之前财务部门只有财务总监老陈和行政部兼职帮忙的小陈,老陈既要负责日常记账、税务申报,又要做财务规划、成本核算,经常忙得焦头烂额;小陈更是分身乏术,一边要处理行政事务,一边要帮老陈整理项目成本数据,好几次因为数据统计不及时,影响了项目报价的准确性。
在一次公司例会上,老陈拿着厚厚的财务报表,疲惫地说:“林总,现在公司项目越来越多,财务工作实在忙不过来了。
税务申报要对接多个部门,研补贴的资金使用还要单独做账,项目成本核算也需要更细致的统计,我一个人根本顾不过来,再这么下去,很容易出纰漏。”
林辰看着老陈布满血丝的眼睛,心里很清楚,完善财务体系已经刻不容缓。
他点了点头:“老陈,辛苦你了。
咱们确实需要招聘一名专业的财务总监,专门负责公司的财务规划和税务申报,你就可以腾出精力统筹全局,小陈也能专注于项目成本核算,这样分工更明确,效率也能提高。”
第二天,林辰就让人事部布了招聘财务总监的信息,要求有5年以上科技企业财务工作经验,熟悉科技型企业税收政策和研补贴申报流程,还得具备财务规划和风险管控能力。
招聘信息布后,收到了不少简历,林辰和老陈一起筛选,最终选出了3名候选人进入面试环节。
面试当天,第三位候选人张颖的表现格外突出。
她今年38岁,之前在一家上市科技公司担任财务经理,不仅熟悉科技企业的财务流程,还参与过多次研补贴申报和税收优惠申请,对政策的理解非常透彻。
在谈到如何优化财务体系时,张颖提出:“辰星科技正处于快展期,财务体系不仅要满足日常记账和税务申报需求,还要能为公司的展提供数据支持。
比如通过精细化的财务分析,找出项目的盈利点和成本控制空间,为后续的项目定价和拓展提供依据。”
林辰和老陈都很认可张颖的思路。
老陈忍不住问:“我们公司刚拿到研补贴,后续资金使用需要单独核算,你有没有相关经验?”
张颖笑着回答:“当然有。
之前我负责的公司每年都能拿到研补贴,我会专门建立研资金台账,详细记录每一笔支出,确保资金使用符合政策要求,后续审计也能顺利通过。
而且我还能帮公司优化研投入的结构,让资金用在刀刃上,同时最大化享受税收优惠。”
面试结束后,林辰和老陈一致决定录用张颖。
张颖入职的第一天,就拿着自己做的财务体系优化方案,跟林辰和老陈沟通:“我计划先梳理公司现有的财务流程,把财务工作分成三大板块——财务规划与税务申报、项目成本核算、资金管理,每个板块明确责任人,避免重复工作和责任推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