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熬夜攻坚优化门禁显匠心(第1/2 页)
深秋的风裹着寒意,清晨六点多就刮得园区里的树枝沙沙作响。
林辰裹紧外套,手里提着装满技术文档的公文包,脚步匆匆地走向高新区智慧园区——项目已进入最后的设备调试阶段,这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环节,容不得半点马虎。
自调试工作启动以来,林辰每天都是第
一个到园区,最后一个离开。
智能监控系统要反复测试夜视清晰度,确保凌晨
三点也能精准识别车辆牌照;数据大屏要核对每
一组实时数据,保证车流量、人流量统计零误差;就连园区路灯的智能亮度调节,他都要亲自盯着测试,确保傍晚光线变暗时能自动亮起,清晨天亮后能及时关闭。
团队成员都笑称他是“细节控”
,林辰却总说:“智慧城市项目,差
一点都不行,得让园区用着舒心、放心。”
可就在调试核心的智能门禁系统时,
一个棘手的问题突然冒了出来。
那天下午,林辰和老周正在测试主入口门禁,施工队的小张拿着工牌刷卡进门,刷完后却站在原地等了足足3秒,门才缓缓打开。
“怎么这么慢?”
林辰皱起眉,自己拿过工牌又试了
一次——还是3秒。
他立刻去西侧入口测试,结果
一模一样。
“怎么回事?之前在实验室测试时明明能1秒内开门!”
老周蹲在门禁设备旁,手里的万用表在线路接口处反复测量,额头上渗出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
技术团队的小王和小李也围了过来,小王打开笔记本电脑连接门禁系统后台,逐行查看程序代码;小李则拿着信号检测仪,在门禁周围走动,测试信号强度。
折腾了
一下午,问题始终没找到。
小王挠着头说:“代码逻辑没问题啊,在实验室跑的时候很顺畅。”
小李也跟着点头:“信号强度也够,没出现干扰。”
林辰看着往来的施工人员因为门禁卡顿而频频皱眉,心里很不是滋味——合同里明确约定“门禁识别响应时间≤1秒”
,现在3秒的度不仅不达标,还会影响园区后续的使用体验。
他深吸
一口气,语气坚定地说:“今天晚上咱们加班,不管到几点,必须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当天傍晚,园区里的施工队陆续下班,只剩下门禁旁的几盏应急灯亮着,昏黄的灯光在寒风中摇曳。
林辰让行政小徐订了面包和矿泉水,又从公司搬来折叠椅,和老周、小王、小李围坐在门禁设备旁,把笔记本电脑放在临时搭起的木板上,开始新一轮排查。
“先排除硬件问题。”
老周再次拆开门禁设备的外壳,仔细检查线路连接情况,“线路没问题,主板也没故障,应该不是硬件的事。”
林辰接过设备说明书翻了几页,突然眼前一亮:“会不会是程序算法的问题?实验室环境单一,没有外界干扰,可园区里人多、信号复杂,识别时要处理的冗余数据太多,可能拖慢了度。”
这个猜测让老周恍然大悟:“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