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试点目标达成与模式总结(第1/2 页)
青州试点进入第二个月,周莉团队没有丝毫松懈。
在解决了技术卡顿和服务人员管理问题后,他们将重心放在了“扩用户、提粘性”
上——既然基础的餐饮、家政服务已经打开市场,就要通过更贴近本地用户生活的服务,让“宜居生活”
真正融入青州人的日常。
“社区是用户的核心生活场景,要是能把社区服务接入app,用户粘性肯定能大幅提升。”
周莉在团队会议上提出新的思路。
经过一周的调研,他们锁定了青州规模最大的两家物业公司——“恒信物业”
和“宜居物业”
,这两家公司管理着青州30多个小区,覆盖近20万居民。
第一次拜访恒信物业时,负责人李经理有些犹豫:“我们小区有自己的物业费缴纳系统,也有专门的报修渠道,为什么要和你们app合作?”
周莉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合作方案,笑着解释:“李经理,我们不是要取代你们的现有渠道,而是要帮你们提升效率、增加服务附加值。
居民通过‘宜居生活’app,不仅能缴纳物业费,还能一键报修房屋漏水、电路故障,我们会对接专业的维修团队,2小时内响应;另外,我们还能帮你们组织社区活动,比如亲子手工、邻里聚餐,丰富居民的社区生活。”
她顿了顿,补充道:“对你们来说,能减少物业人员的工作压力;对居民来说,能享受到更便捷的服务;对我们app来说,能获得精准的社区用户。
这是三方共赢的合作。”
为了打消李经理的顾虑,周莉还提出“免费接入、盈利分成”
——物业不需要投入任何成本,居民通过app缴纳物业费,平台还会给物业返还1的分成。
李经理被说服了,双方很快签订合作协议。
一周后,“社区专属服务”
在恒信物业的15个小区正式上线。
居民打开“宜居生活”
app,点击“社区服务”
板块,就能看到物业费缴纳、房屋报修、社区活动报名等功能。
青州某小区的王阿姨,之前缴纳物业费要跑到物业办公室排队,现在在家打开app,3分钟就完成了缴费,还顺便报名了周末的社区插花活动,她笑着对邻居说:“现在缴物业费、报修都不用出门了,这个app太方便了!”
“社区专属服务”
上线两周,就为app带来了8万新增用户,其中60是35岁以上的家庭用户,这类用户的月活跃度达到70,远平均水平。
紧接着,周莉团队又与宜居物业达成合作,将“社区专属服务”
覆盖到青州更多小区。
除了社区用户,学生群体也是周莉团队重点拓展的对象。
青州有10所高校,在校学生过15万,这类用户对价格敏感、社交传播能力强,是app扩张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