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叉烧儿子们!(第1/2 页)
那是、柴让?
对于自己上辈子的夫君,王姒还是比较了解的。
柴让,仁宗永嘉帝的亲侄子,福王府的嫡长子。
永嘉帝在位二十多年,却始终没有子嗣。
柴让五岁的时候,永嘉帝迫于朝堂诸公的压力,有意过继他为嗣子。
只是,永嘉帝不甘心,那时他还不到三十岁,总觉得自己还会生出皇子。
他不想直接改玉碟,只是把柴让接进了皇宫。
说来也巧,柴让刚被永嘉帝养在身边,他后宫的某个妃子就怀孕了。
永嘉帝大喜,待妃子孕期满三个月,坐稳了胎,便急吼吼地把柴让送出宫,交还给福王府。
可惜,那位妃子生了个女儿,小公主还早早地夭折了。
朝堂上下,好一番吵闹喧嚣,过继一事又被提上日程。
永嘉帝扛了几年,后宫却始终没有婴儿啼哭。
在柴让十四岁的时候,永嘉帝再次把他接进宫。
许是永嘉帝也觉得上次自己做得有些不厚道,这一次,他虽然还是不愿直接过继,却给柴让封了王爵——安王!
王姒捻着纤细白皙的手指,默默算了算时间——
唔,今天是永嘉二十四年五月廿四。
柴让已经在宫里住了近两年,他这“隐形太子”做得似乎还算安稳。
但,王姒隐约记得,这一年,后宫又有妃嫔有妊。
不过,这次永嘉帝比较沉得住气,没有着急忙慌地把柴让赶出宫。
等到明年,孩子顺利出生,正是永嘉帝盼了二十多年的皇子,永嘉帝这才“处理”了柴让。
永嘉帝是个果决的人,为了以绝后患,他索性给柴让找了个罪名,将他流放到了北部边城。
前世,王姒跟着王家人流放到了边城,恰好与随后抵达的安王相遇,最后结为夫妻。
“……这一世,我们似乎要错过了!”
王姒想到这里,有遗憾,却也不算太多。
上辈子,她与柴让做了一世夫妻,共同患过难,也分享了江山、富贵。
但,他们更多是“相敬如宾”,是比较契合的合作伙伴。
没有太多的爱,更多的还是“合适”!
王姒帮助柴让练兵,杀回京城,继承皇位;
柴让给了王姒皇后的尊荣,还立了王姒所生的儿子为太子。
或许在史书上,他们是比哦堪为楷模的恩爱帝后、
只有王姒这个当事人知道,她对柴让,有相互依靠、携手奋斗的情谊,却没有太多的男女之爱。
不是说柴让不够好,事实上,柴让的容貌、品性、能力等,都是上上之选。
他容貌俊美,品行高洁,温和善良,是谦谦君子、更是治世明君。
他太过完美,完美得王姒都有种不敢亵渎的卑微。
可惜好人不长命。
不幸的原生家庭,几次被舍弃的经历,还有流放的折磨,严重损伤了柴让的身体。
柴让登基后,又旰食宵衣地忙于朝政,不到十年,就驾崩了。
夫妻十几年,有摩擦,也发生过激烈争执。
即便有些情谊,最终也都随着柴让的逝去而消失。
前世的爱恨情仇都已了断,重活一世,王姒没有遗憾,更没有执念。
巧的是,王娇也重生了,还自作聪明的抢走了王姒的“机缘”——
“就、这样吧!顺其自然,决不强求!”
王姒收回视线,收敛思绪,将前世种种彻底抛在了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