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一个鬼子(第1/2 页)
第2章 第一个鬼子
刘老汉住在城北靠近燕子矶的笆斗山,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那里还是一片棚户区。
按照刘老汉的说法,他是被鬼子征用去收尸,在上元门附近的死人堆里发现了还有一口气的李宁生。
李宁生结合现在这具身体留下的记忆,以及已经脱下且破烂不堪的国军军服,猜测自己这具前身可能是88师的一位少尉排长。
国民革命军第88师可谓是当时中国装备最精良的部队,有着御林军的称号。
时任88师师长的孙元良,可能现在人对他都不是很熟悉,可是要提到他的儿子,大概大家都会有印象,那就是台湾影视明星秦汉。李宁生没有过多的纠结自己现在的身份,反正能从死人堆里爬出来,说明至少自己的命很大。
而眼下他最主要的任务是想办法活下去。
附近的百姓几乎家家缟素,别说是粮食了,就连人可能都凑不齐。
所以李宁生将目光对准了在附近驻防的鬼子,也只有他们才可能拥有充足的食物和药品。
毕竟自己现在的伤势还没有完全的好透。靠着‘二把刀’陈大夫的手艺和那些可怜的药品,估计没有半年自己都好不利索。
再说,陈伟每天从医院偷药也不是个事,万一哪天被发现了,那不但他自己,还会连累许多人的性命。
因此李宁生在出发之前就想好了,今晚必须搞到一些自己急需的物品,然后离开笆斗山。虽然没想好下一步该怎么走,可至少不会再留在这里。
忍着胸口伤势的疼痛,李宁生趁着黑夜,一步步的往远处驻扎在燕子矶江边靠近幕府山的一处鬼子营地而去。
根据李宁生的了解,每日刘老汉都会去那座鬼子营地附近劳作,而通过刘老汉的言语,李宁生判断这是一处鬼子的江边防御部队,总兵力有一个中队。
可别小看了鬼子一个中队的兵力,按照后来对于中日双方战事的记载。
当时参与侵华的鬼子,一个小队的标准人数是54人,分为三个步兵分队(也就是班组级别)和一个掷弹筒分队,装备有三挺大正十一式轻机枪(也就是俗称的歪把子机枪)和三具掷弹筒。
而一个鬼子中队下辖三个这样配置的小队,另外还有一个十九人的中队部,总兵力一百八十人。看似比当时的国军一个连人数只多了几十人,可是火力配置和战斗力方面却有着天壤之别。
在中日开战之初,鬼子的一个小队就可以对付中方的一个连队,而一个中队则妥妥的可以击败国军的一个营,甚至在炮兵掩护下可以击溃一个团。
而现在李宁生要面对的就是这样的一支鬼子中队。
当然李宁生不会傻到手拿一把菜刀去和一个中队的小鬼子拼命。
毕竟今夜的目的是获取一些食物,最好是能够弄到一些药品。
因为按照鬼子的配属,每个中队都是有四名卫生员的,更别说普通鬼子的身上也会随身携带简易的救生药品,如止血粉什么的。
说起来简单,可是真正要做的时候却是千难万难。别看此时鬼子已经占领了这座曾经民国的首都快一个月了,但是鬼子丝毫没有放松警惕。
就算是这个守护在燕子矶畔只是负责江边防务的鬼子中队,却也在夜晚安排了两队哨兵巡逻,另外还在幕府山的依托下于高处构筑了两个机枪阵地,并且在营地的前方布置了岗哨。
李宁生隔着不远处躲在一棵柞树的后面仔细观察了很久,认真的在脑海里记下鬼子活动的规律以及每个哨位的守军人数,试图从中发现对方的防御漏洞。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宁生已经找到了自己趁夜色混入鬼子营地的方法。
可是对于自己目前这一具孱弱的身体来说,那任务的难度相当不小。
很快,李宁生就改变了自己最初的想法,因为此时一个鬼子居然偷偷溜出了营地朝着他躲藏的地方而来。筱田次郎一个来自于奈良县乡下的鬼子上等兵,跟随着自己所在的鬼子第十六师团一路从杭州湾登陆。
先后攻占常熟、苏州、无锡、常州、丹阳、句容,而后参加攻取当时华夏首都南京的战役,从南京东郊麒麟门一线开始向中山门发起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