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云山(第1/2 页)
云山坐落在风火两国的边陲小镇。
作为两国最北的交界和五大国最大的珍惜药材交易市场,并不太大的小镇集市从早到晚被茫茫人群与不息的马车挤得水泄不通。有着几位名医的两家药行每日更是门庭若市,为求名医诊脉的客人不惜等上好几月的时间。街市上的药铺大到拥有十几家店面,小到就一人背着背篓摆一个小摊,但无论大小药铺,总会有商人拿着放大镜细细端详药草到细节。旅店更是挤满了旅客商家,小有名气的饭馆小厮从早到晚都没有停歇的时候,唯一一家供应药茶的茶舍更是座无虚席。
车马到达小镇的时刻正巧是上午,人群摩肩接踵地穿行在大街上。她撩开帘子,看了一眼大街上川流不息的人群,“驹子,在这里等人少些,再进去。”
“是。”
人群自然是不会那么早散去,不过逆着人群穿行的一大群人却吸引了路人的目光。领着那群人的不是旁人,正是清水茶舍的胖掌柜。这茶舍的掌柜很少出门迎客,今日却跑得气喘吁吁,脑门上的汗一滴接着一滴掉,一边小跑一边用手绢擦拭汗滴,那样子好不滑稽。
只见那胖掌柜一溜烟跑到停在鸟居侧旁的马车前,佝偻着腰,一脸夸张的紧张神色,“大人,让您久等了,请大人赎罪。”
从车内传来柔和的女声,这声音好听极了,就好像云山上流淌的涓涓细水,清冽冰凉,“茶舍杂物繁多,本不想惊扰到你。”
“哪里哪里,大人的事就是一等一的大事,来啊,为大人开路。”胖掌柜一嗓子大吼,那群人一字排开,硬是在拥挤的人群中打开了一条能让马车通行的道路。
胖掌柜走在马车前方开路,一面走一面摸着脖子上惊出的冷汗,想着:还好还好,自己常年安排了人手在鸟居前,凡见到在车轴上刻有牡丹花马车就立马通知自己。知晓那位尊贵的大人生性清冷不喜扰人,但自己可不能让这位大人受到一丁点怠慢。一边想着,一边咬牙,若不是今日茶舍里来了两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竖子,误了时间,自己才不会犯下这样的错。
有名的桥本果子铺里,人们争先恐后地看着热闹,唯有一对黑衣男子没有离开座位。
“又是哪位权贵来了?”男子戴着铃铛斗笠,背着把用白色绷带包裹起来的大刀,仿佛写着:生人勿近。
坐在他身边的男子单手拿起一串丸子,一口咬进嘴里。
“谁知道呢……”
马车最终停在了清水茶舍的大门前,茶舍门前与室内早已摆上了形态各异的白玉牡丹。这些牡丹平日都是细心被专人照料着,从不放在店内迎客,今日倒是转眼间全出来了。
胖掌柜亲自端来了下马车的镂花木梯,从车内出来了一名打扮清秀的少女。少女扎着双髻,一脸机灵伶俐,她首先下车,高举着手。不一会儿,另一位穿着墨袍,头戴幕离的少女才缓缓出现。幕离少女单手放在双髻少女的手上,踩着木梯,小心下了车。映入眼帘的白玉牡丹,让少女心生喜悦,她迈着碎步,走进茶舍,“掌柜,你做事还是老样子。”
胖掌柜哈着腰,脸上堆满了笑容,自豪地说:“大人喜爱的事情,我怎么能忘记。大人一路舟车劳顿,请到院内,静心修养。”
众茶客听到这话,可才真正炸开了锅。
清水茶舍占据了街道的东南角,气势恢宏的大门与招牌在街的那头都隐约可见。高达三层的店铺内,常年累月弥漫着药茶的芳香,就连门前的柱子上都残留了药的味道。在店铺的后面,是一座宅院,院子里那养满锦鲤的池塘种上了莲花,池塘旁种植着四季盛开的花草。池塘的中间,坐落着一座四方角楼。只有一座木桥通向那座角楼,平日从未有什么人入住过。今日能被掌柜迎进院内,这少女当真了得!
一盏清香扑鼻的老参茶还未入口,少女刚坐下便安心地靠在木栏上小憩起来。驹子小心翼翼上前,轻手轻脚地将被子搭在她的肩上,少女一脸倦容,当真是累着了。
退出房内,胖掌柜早已等候在门前。
“驹子小妹,大人还有别的吩咐吗?”
驹子撇了他一眼,“声音小些,大人睡着了。”
胖掌柜赶紧闭紧了嘴巴,声音小得跟老鼠一般:“那午膳还用不用了?”
“大概是不用了,让人准备一些桥本果子铺的糕点,大人醒了必定是要吃的。”驹子将胖掌柜递过来的小册子细细看了一遍,“晚膳加一品刺身,大人在砂隐许久没吃过了。”
“是是是……不足之处还要劳烦驹子小妹了!”
“去,去,别来这套,这满堂的白玉牡丹,看得出大人是喜爱的,你就等着领赏吧。”
胖掌柜一笑,脸上的横肉与肚子上肥肉都抖了一抖,“为大人办事,哪是求赏,对了,大人此次来是游玩的吗?”
“哎呀!”驹子顿了下,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使劲拍自己的脑袋,“瞧我的这记性,赶紧派人去白云观里告诉藤井老先生,大人明日清晨,登门拜访。”
“是!”
胖掌柜一听藤井老先生的大名,一溜烟地消失在走廊里。这位老人一天只诊一位病人,且都是在日出时刻,想要见这位老先生,旁人得花上个一年半载的时间,虽然自家大人与老先生是旧相识,也不能贸然拜访,现下得赶紧派人去拜访老先生。
桥本果子铺内。
那对黑衣男子迟迟未离开这里,只因这果子铺里的名物双色山茶糕与三色丸子才刚刚上桌。
五个身穿清水茶舍标志的小厮马不停蹄地走进店里,将手中的清单交给了掌柜。
掌柜洪亮的声音响起:“双色山茶糕二品,三色丸子二品,鲷鱼烧二品,黑玉羊羹一品,大福馒头一品,紫檀木外送!”
先不说名物山茶糕与丸子,黑玉羊羹可是一天只限量两份的极品。铺里的伙计听见紫檀木外送时,都飞快地在厨房里忙碌起来。不过半刻,四个紫檀食盒便送到了清水茶舍的小厮手上。小厮谢过掌柜之后,没做片刻的停留,匆忙消失在穿梭的人群里。
这时,店里的客人才反应过来。
“掌柜的,刚刚我要买黑玉羊羹,你说没了,怎么现下又有了?”一男子插着腰,不满地抱怨道。
“对啊,我们也等了许久了,三色丸子一份没上,怎么他们就先拿走了呀?”坐在角落的妇女也充满了疑问,这也太不公平了。
掌柜连连道歉,“哎哟,各位客人,那清水茶舍在每年年初就付掉了一年的点心钱,无论来不来取,每日都需预留这些点心。并没有在各位客人前面拿走,都是专人预做的!”
掌柜这话显然没能说服等候已久的客人,但刚还趾高气昂的客人们听到了清水茶舍四个响当当的大字,也不好再多言。
倒是好事儿的人们多了一项茶余饭后的有趣议题。
“爸爸,清水茶舍是什么?”稚童坐在那对黑衣男子的旁边桌,一口吃着鲷鱼烧,一边好奇地发问。
“清水茶舍是咱们镇上唯一一家茶舍,里面的药茶都是住在白云观里那位藤井老人独家调制的。”父亲耐心地向孩子解释。
“没有其他茶舍了吗?”
“几年前也是有的,可是六年前开始,清水茶舍开门不到一个月,其他的茶舍都因经验不善关门了,就连最后一家老牌茶舍也被清水茶舍给买下了。”
稚童一脸似懂非懂,心思又回到了盘子的鲷鱼烧上。
黑衣男子的嘴边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黑玉羊羹……
那个人,最爱吃了……
一条青石板路从山脚蜿蜒到山腰。
青石板路的尽头,修建着一座不大不小的宅院。宅院里从早到晚都围绕着袅袅的炊烟,那是草药的味道。
宅院中庭的楼阁里,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
老人单手摸须,时而皱眉,时而舒展,良久,他收回搭脉的手,“唉,你这身体,就算是灵丹妙药也……”
坐在他对面的男子一身黑色,带有铃铛的斗笠放在身旁。
“老先生,能帮我,再撑一年吗?”
老人露出了心酸的表情,这般优秀的少年,真是可惜了。
这时,突兀的叩门声响起,“师父,那位大人来了。”
老者答曰:“请。”
随后对着诊病的男子说:“这就是我说的那位大人,烦请回避片刻。”
老者指向了身后巨大的百草屏风,“后室可以通向内院,两位可以自行游园。”
两位黑衣男子离开不过片刻,大门便被推开,一位身着素袍的少女推门而入。跟在少女身后那位身着明亮雅致月白色衣袍的幕离少女,才是老者要诊治的客人。
素袍少女动作轻柔,取下了少女头上的幕离,缓缓退去。
少女步伐轻盈,坐到了桌前的矮椅上,“打扰了,藤井老先生。”
“大人出远门不便,将症状写在信上,飞鸽传书即可,何须亲自来此?”
她笑了笑,“定是有外人无法诊治的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