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都市言情 > 唐宫药香遇 > 第九章 秋实盛会破阴谋

第九章 秋实盛会破阴谋

目录

第九章秋实盛会破阴谋(第1/2页)

重阳节前一日,西市被装点得格外热闹。青石板路两旁挂起了红灯笼,灯笼上贴着各家商户的招牌剪纸,有“晚砚堂”的梨膏罐,有王记汤铺的砂锅,还有张木匠铺的木雕,随风轻轻晃动,映得路面五光十色。“晚砚堂”的摊位设在西市最显眼的中心位置,是李大叔特意协调的,摊位用竹架搭成,铺着杏色的粗布,上面摆着“四季养生膏”的样品——春桃膏呈淡粉色,盛在桃花纹瓷罐里;夏莲膏是清绿色,配着莲花瓷瓶;秋桂膏泛着金辉,装在桂花雕纹的罐中;冬雪膏莹白如霜,用的是描银雪梅瓶。摊位两侧摆着阿瑶精心打理的四季鲜花,春有桃花枝,夏有白莲花,秋有金桂簇,冬有蜡梅枝,引得路过的行人频频驻足拍照。

林晚穿着一身新做的石榴红襦裙,发间别着沈砚送的梨花银簪,正忙着给试吃的客人倒桂花梨膏水。阿力穿着一身青色短褂,脖子上挂着个小铜铃,一边吆喝一边给客人装罐:“走过路过别错过!‘晚砚堂’四季养生膏,春润肺、夏清热、秋安神、冬滋补,今日买两罐送精美插画书签一套,数量有限,先到先得!”周先生的学童们排着队,举着写有“晚砚堂养生膏”的小幡,在摊位周围来回走动,清脆的童声伴着铜铃声,格外引人注目。沈砚则坐在摊位旁的小桌前,为有需要的客人免费诊脉,他穿着月白色长衫,面前摆着脉枕和纸笔,不时给客人写些养生方子,字迹工整秀丽,引得不少夫人小姐驻足围观。

“沈医官,麻烦您给我看看,我这几日总觉得头晕乏力,夜里还睡不好。”一位穿绫罗绸缎的夫人坐下,递过手来。沈砚指尖搭在她腕上,闭目凝神片刻,笑道:“夫人脉象平和,只是有些气血不足,再加上秋燥伤津,才会头晕失眠。不妨买一罐我们的秋桂膏,每日用温水冲饮,再搭配着吃些红枣莲子,不出三日定能好转。”夫人笑着点头:“那给我来两罐秋桂膏,再给我家老爷买一罐冬雪膏,他总熬夜处理公务,正需要滋补。”林晚连忙上前包装,还额外送了一小包桂花茶:“夫人慢走,这桂花茶配着秋桂膏喝,安神效果更好。”

刚送走这位夫人,就见李公子带着几个仆役走来,手里提着个大食盒,脸上满是喜色:“林掌柜,沈医官,我家老夫人喝了你们开的安神汤,昨晚睡了个安稳觉,特意让我送些点心来,给你们当午饭。”他打开食盒,里面放着精致的蟹粉小笼、桂花糕和银耳羹,香气扑鼻。王婆凑过来说:“李公子真是有心!快来尝尝我刚熬的山药排骨汤,给你们补补力气。”正说着,就见人群一阵骚动,城西的王大户带着一群人走了过来,他穿着一身藏青色锦缎长袍,腰间佩着玉腰带,身后跟着个穿灰衣的账房先生,手里拿着个账本,神色傲慢。

王大户走到“晚砚堂”的摊位前,目光在四季养生膏上扫了一圈,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这就是‘晚砚堂’的压轴展品?我看也不过如此。”他拿起一罐秋桂膏,打开盖子闻了闻,故意皱起眉头:“这膏子怎么有股异味?怕不是用了不新鲜的桂花,或者加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吧?”周围的客人顿时停下脚步,纷纷看向摊位,有几个正准备购买的客人也犹豫着放下了手中的瓷罐。阿力连忙上前解释:“王老爷您可不能乱说!我们的桂花都是今早刚采的金桂,新鲜得很,熬膏子的水都是用桑皮水,干净卫生,怎么会有异味?”

王大户冷笑一声,从袖中掏出一小包东西,扔在摊位上:“这是我从你们摊位后面的垃圾桶里找到的,里面是发霉的桂花和硫磺粉!你们用发霉的桂花熬膏,还用硫磺粉熏制,就是为了掩盖异味,欺骗客人!”周围的客人顿时哗然,有人指着摊位上的养生膏,议论纷纷。李公子脸色一变,刚要上前理论,就被沈砚拦住了。沈砚拿起那包东西,仔细闻了闻,又放在鼻尖嗅了嗅,笑着说:“王老爷,这包发霉的桂花和硫磺粉,可不是我们‘晚砚堂’的。我们熬膏用的桂花都是新鲜的,熬完后会把残渣倒掉,而且我们的残渣都是用干净的麻布包着,扔在西市指定的垃圾点,怎么会出现在我们摊位后面?更何况,我们的秋桂膏用的是桑皮水熬制,还加了茯苓和莲子,味道是清甜中带着桂香,您说有异味,怕是您自己带来的东西有问题吧?”

王大户脸色一僵,强装镇定地说:“你胡说八道!我亲眼看见你们的伙计把这包东西扔在摊位后面的!”他指着阿力,“就是这个小子!今早我亲眼看见他鬼鬼祟祟地扔东西!”阿力气得脸都红了:“你血口喷人!我今早一直在摊位前忙活,根本没去过后面!周先生的学童都能为我作证!”周先生这时也走了过来,拱手道:“王老爷,今日一早我就带着学童在‘晚砚堂’摊位周围,阿力一直忙着吆喝和装罐,从未离开过摊位半步,您说的亲眼看见,怕是看错人了吧?”

林晚这时走上前,拿起那罐被王大户打开的秋桂膏,舀了一勺递给旁边一位白发老者——正是西市德高望重的孙老丈:“孙老丈,您是西市的老人,味觉最是灵敏,您尝尝我们的秋桂膏,看看有没有异味,是不是用了发霉的桂花。”孙老丈接过勺子,尝了一口,闭上眼睛细细品味片刻,睁开眼赞道:“这膏子清甜爽口,桂香浓郁,没有丝毫异味,分明是用上好的新鲜桂花熬制的,王大户,你怕是误会了吧?”周围的客人见状,也纷纷要求试吃,尝过之后都赞不绝口,刚才的疑虑顿时烟消云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九章秋实盛会破阴谋(第2/2页)

王大户见势不妙,连忙让账房先生拿出账本:“就算膏子没问题,你们‘晚砚堂’的账目肯定有问题!我听说你们开业半年就赚了不少钱,定是偷税漏税了!这是我让账房先生查的你们的进货和出货记录,上面显示你们每个月卖出去的膏子数量,和你们上报的税银根本不符!”账房先生打开账本,指着上面的数字说:“各位请看,这是我们从西市的货郎和农户那里查来的,‘晚砚堂’每个月进的梨和桂花数量,能熬出至少两百罐膏子,可他们每个月只上报五十罐的税银,这明显是偷税漏税!”

周围的客人再次骚动起来,坊正李大叔也走了过来,脸色凝重地问:“沈医官,林姑娘,这账目之事,你们怎么说?”沈砚从怀中掏出一本账簿,递给李大叔:“李大叔,这是我们‘晚砚堂’的账目,每一笔进货和出货都记得清清楚楚。我们每个月确实能熬出两百罐膏子,但其中有五十罐是送给城西的孤儿院和城外的养老院的,并没有售卖,所以只上报了一百五十罐的税银,这是我们给孤儿院和养老院的捐赠记录,院长和老院首都能作证。”他顿了顿,看向王大户,“王老爷,您的账房先生只查了我们的进货和出货数量,却没有查我们的捐赠记录,这怕是故意混淆视听吧?”

李大叔打开账簿,仔细看了看,又对照了沈砚拿出的捐赠记录,点头道:“没错,这账目确实没问题,捐赠记录也有院长和老院首的签字画押。王大户,你这是怎么回事?”王大户脸色铁青,说不出话来。这时,人群中走出两个穿粗布短褂的汉子,正是李府的老仆:“我们是李府的仆人,前几日我们在后院发现有人埋硫磺粉,还捡到了一枚刻着‘王’字的玉佩,后来我们悄悄跟踪,发现是王大户的管家干的!他还说,要在秋实会上污蔑‘晚砚堂’,让李府和‘晚砚堂’都身败名裂!”

王大户见状,知道事情败露,转身就要跑,却被李公子带来的仆役拦住了。李公子走上前,冷冷地说:“王大户,你故意在我家后院埋硫磺粉,害我家老夫人失眠,又在秋实会上污蔑‘晚砚堂’,偷税漏税的帽子扣在我们头上,今日你必须给我们一个说法!”周围的客人也纷纷指责王大户,说他心思歹毒,为了报复不择手段。坊正李大叔沉声道:“王大户,你私放硫磺粉害人,又污蔑商户,按照西市的规矩,要罚你五十两银子,赔偿李府和‘晚砚堂’的损失,还要在西市的牌坊下罚跪三个时辰,向‘晚砚堂’和李府道歉!”

王大户见众怒难犯,只好低头认错,让管家拿出五十两银子赔偿。事情解决后,秋实会继续进行,“晚砚堂”的摊位前更热闹了,客人排起了长队,不仅买养生膏,还纷纷称赞林晚和沈砚的人品。孙老丈走到摊位前,笑着说:“林丫头,沈小子,你们不仅手艺好,人品更好,这秋实会的‘最佳商户’称号,非你们莫属!”林晚和沈砚相视而笑,心里满是欣慰。

傍晚时分,秋实会结束了,“晚砚堂”果然获得了“最佳商户”的称号,奖品是一块刻着“诚信经营”的牌匾和二十两银子。几人收拾摊位时,李公子走了过来,拱手道:“林掌柜,沈医官,今日多谢你们,不仅帮我家找出了害老夫人的凶手,还化解了危机。以后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林晚笑着说:“李公子客气了,我们也是举手之劳。以后大家都是街坊,互相帮忙是应该的。”

回到“晚砚堂”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王婆端上了丰盛的晚饭,有蟹粉小笼、桂花糕、山药排骨汤,还有林晚最喜欢的山楂膏。几人围坐在桌前,一边吃饭一边聊着秋实会的趣事,阿力兴奋地说:“今天卖了整整三百罐养生膏,还订了五十罐的货,咱们‘晚砚堂’的名声彻底打响了!”沈砚笑着给林晚夹了块桂花糕:“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以后我们要继续诚信经营,把‘晚砚堂’做得更大更好,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的手艺和人品。”

林晚咬着桂花糕,看着身边的沈砚,看着热情的王婆和阿力,心里满是幸福。她想起穿越到盛唐的点点滴滴,从最初的惶恐不安,到现在的安居乐业,身边有爱人相伴,有朋友相助,还有自己用心经营的事业。她知道,这里就是她的家,她的根。夜色渐深,“晚砚堂”的灯光依旧明亮,映着几人幸福的笑容,也映着“晚砚堂”更加美好的未来。

目录
最新都市言情小说: 大唐:武神朋友圈三国:开局劝刘备夺取江东大唐:帝王霸业流华录综穿:舰长你的船又爆了乱世荒年:每日情报,粮肉满仓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我的房间通大明新王伦新梁山天才模拟器,你怎么知道我不是天才吾乃崇祯,续命大明科举状元郎:从书童开始逆袭三国从颍川开始逐鹿九州跟亡夫长兄借子后最强驸马,江山美人我都要古代种田日常想苟着养老,你们偏逼我科举题名抗战:一寸山河一寸血去相亲,误把演习老丈人抓了
都叛出宗门了,谁还惯着你们锦医春色为变法,我视死如归大周第一婿大宋有喷子穿成搅家精婆婆,统领全家逃荒帝国雪绒花徐吉标传盛唐:开局忽悠李世民改命这个崇祯太过极端渣男贬妻为妾,我当场改嫁佞臣大乾悍卒:我有一个蟒蛇分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