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荆襄的触角(第2/2 页)
我欲亲率五百精卒,趁夜暗渡淮水,突袭盱眙对岸的东城县城。
此城规模狭小,守军寡弱,若能一举攻克,便可作为我军前沿立足之据点,或可就此获取些许粮秣,以应不时之需。”
几位部将闻言,面面相觑,有人面露忧色,谨慎进言:“君侯,仅以五百人马便行突袭,是否太过行险?倘若敌军有所防备,抑或援军骤至,恐……”
关羽闻言,右手轻抚过胸前长髯,傲然之色溢于言表,断然道:“区区疥癣之疾,土鸡瓦狗之辈,何足挂齿!
我意已决,无需多言。
今夜三更造饭,随即出。
多备攀援绳索、飞掷钩爪,全军轻装简从,务求隐秘迅捷,一击必中!”
在这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月亮和星星都隐藏了起来,这无疑是一个进行夜袭的绝佳时机。
关羽深知这一点,他亲自挑选了五百名骁勇善战的士兵,这些士兵个个都英勇无畏、敢于战斗。
为了确保行动的隐秘性,关羽让每个人都衔着枚,这样就不会出声音。
同时,他还命令将马蹄包裹起来,使得马蹄声也被掩盖住。
这样一来,这五百名士兵就如同暗夜中无声的魅影一般,悄然无声地搭乘着早已准备好的小舟,渡过了水流平缓的淮水。
他们的目的地是东城县,这座城池的城墙低矮,而且显然疏于修缮。
关羽之前就已经对这座城池进行了详细的侦察,所以他对这里的情况了如指掌。
果然不出他所料,这座城池的防备极其松懈,城墙上的守军数量稀少,而且这些守军都非常懈怠,完全没有意识到危险正在逼近。
关羽身先士卒,他看准了城墙的方位,然后奋力抛出一根带有钩子的绳索。
只见他的动作敏捷如猿猴,三两下就像幽灵一样悄无声息地攀上了城头。
他手中的青龙偃月刀在黑暗中闪烁着寒光,瞬间,几名正在打盹的哨兵就被这寒芒所笼罩,还来不及出一声惨叫,他们的魂魄就已经飘散到了天外。
五百名精锐士兵紧随其后,纷纷如鬼魅般攀上城墙。
城内的少数守军大多还在睡梦之中,对突如其来的攻击毫无防备。
这些守军在睡梦中就被迅缴械制服,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
就这样,这座名为东城的小邑,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易主了。
而在荆州方向,依照刘表的方略,蔡瑁之弟蔡和受命率领一支五千人的荆州精锐,高擎着“助朝廷讨伐国贼、保境安民”
的鲜明旗号,迅北上,兵不血刃地进驻了南阳郡治所宛城。
旋即,以此为大本营,兵分数路,如同精心编织的梳篦一般,开始“清理”
南阳东部那些名义上仍归属袁术、实则早已各自为政、惶惶不可终日的小城邑和地方豪强坞堡。
整个过程,遭遇的抵抗微乎其微,许多地方的守令乃至坞堡主,甚至主动打开城门或寨门,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只求在这天下板荡、朝不保夕的乱世之中,为自己和宗族寻得一方新的、看似更为稳固的靠山。
当孙策率领的江东主力,历经苦战,终于兵临寿春城下,完成对这座伪仲氏王朝都城的战略合围之时,这位年轻的霸主或许尚未完全知晓,在他奋起千钧之力,挥刀猛砍向袁术这头巨兽硕大头颅的同时,另外两只一直于旁窥伺、看似沉稳内敛的猎手——荆州的刘表与徐州的刘备,已经悄无声息地开始伸出他们的触角,谨慎而坚定地啃食起这头巨兽那因濒死而逐渐失去知觉与控制的四肢。
关羽袭取东城,规模虽小,如同蚊蚋叮咬,却展现了不屈的意志;而刘表对南阳东部的步步为营的渗透与消化,则更像是无声浸润的水银,悄然改变着地图之上的势力颜色,虽不张扬,影响却更为深远。
在这豪强并起、逐鹿中原的大争之世,并非只有正面战场上那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轰轰烈烈,更有无数生在势力边缘、不为大多数人瞩目的角落里的,看似微不足道却同样残酷现实的蚕食、渗透与争夺。
这些行动的规模或许远不及主力会战,但其结果,同样在悄然塑造着未来的天下格局,无声地书写着历史的另一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