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审讯攻坚与迷雾重重(第2/2 页)
只是破了题,其背后可能牵扯的利益网络盘根错节,阻力正在以更隐蔽、更高级的形式出现。
公安局内部,气氛同样复杂。
大部分民警为行动的胜利欢欣鼓舞,工作积极性高涨。
但也有一部分中层干部,特别是那些与胡伟或孙德海过往甚密、自身可能也不太干净的人,变得异常沉默和谨慎,工作中畏畏尾,生怕引火烧身。
副局长郭勇向沈青云汇报,最近局里各种“小道消息”
和“谣言”
又开始多了起来,有的说“新局长手段太狠,搞得人人自危”
,有的传言“上面有人对连续动干部很不满”
,试图扰乱军心,制造对立。
面对内外部压力,沈青云知道,必须尽快在审讯上取得决定性突破。
他与郭勇和几位审讯专家反复研究,决定调整策略,利用“囚徒困境”
原理,重点突破心理防线相对脆弱、且掌握一定内情的胡伟。
他们选择了一个深夜,将胡伟提审到一间经过特殊布置的审讯室。
室内灯光柔和,没有了过去那种咄咄逼人的压迫感。
主审官换成了一位经验丰富、善于心理攻坚的老预审员,语气平和,像拉家常一样。
“老胡啊,你在公安系统干了一辈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走到今天这一步,想必你心里也不好受。”
老预审员给他递了支烟,“你想过没有,你在这里硬扛着,替别人保守秘密,那些人,会在外面替你着想吗?他们现在想的,恐怕是怎么把自己撇干净,甚至……让你把所有的责任都扛起来。”
胡伟低着头,猛吸着烟,沉默不语,但手指微微颤抖。
这时,审讯室的门被推开,郭勇走了进来,他拿着一个文件夹,直接放在胡伟面前。
里面是几张模糊但能辨认出人像的监控截图,显示孙德海(前副局长、现司法局局长)在“雷霆”
行动前,曾与“金鼎”
的钱总经理有过一次秘密会面。
同时,还有一份刚刚收到的、关于孙德海家属正在紧急转移名下资产的初步报告。
“胡伟,”
郭勇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巨大的压力,“你看看,这就是你拼命想保护的人!
他在干什么?他在准备跑路!
他在抛弃你们!
你还要为他陪葬吗?”
老预审员适时接话:“现在是你最后的机会。
主动交代,揭他人,是争取宽大处理的唯一出路。
否则,等别人先开了口,或者等我们查清了所有事实,你就真的没有任何机会了!”
看着眼前的图片和报告,听着两位领导软硬兼施的话语,胡伟的心理防线终于彻底崩溃了。
他双手捂着脸,肩膀剧烈地耸动起来,出了压抑的哭声。
“我说……我全都说……”
他抬起头,脸上满是泪水和绝望,“是孙局……是孙德海!
他才是最大的保护伞!
很多事情,都是他指使或者默许的!
还有……还有……”
他如同倒豆子一般,开始交代孙德海如何利用职权为“金鼎”
集团在项目审批、案件处理、人事安排等方面提供庇护,以及他自己如何充当中间人,进行利益输送的具体细节和时间、地点、金额。
他还提到了个别其他政府部门官员的名字,以及省里某个退下来老领导的秘书也曾间接打过“招呼”
。
胡伟的突破口,如同推倒了第一张多米诺骨牌,为整个案件的深挖,打开了一个决定性的缺口。
获取胡伟的关键口供后,沈青云和郭勇心情并未放松,反而更加沉重。
孙德海是现任的司法局局长,正厅级干部,动他,已远远出了市公安局的权限,必将引山城乃至北阳省官场的级地震。
证据摆在面前,沈青云没有任何犹豫。
他再次拿起了那部红色保密电话,拨通了市委书记赵建国的号码。
他知道,这一次的报告,将把山城的反腐斗争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和险境。
“赵书记,‘11·28’专案有重大突破,涉及现任司法局局长孙德海……需要立即向您和省委汇报。”
电话那头,是长时间的沉默,随后传来赵建国凝重的声音:“我知道了。
你准备一下,我和你……一起去省里汇报。”
窗外,夜色深沉。
山城的这场反腐风暴,在扫清了外围的污浊之后,终于要向着风暴眼的核心,席卷而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